1 / 33
文档名称:

学校教育概论,课程目标.ppt

格式:ppt   大小:34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教育概论,课程目标.ppt

上传人:sxlw2014 2021/6/15 文件大小:3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教育概论,课程目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 程 目 标
1
一、课程目标概述
二、课程目标研究的现状
2
1、课程目标的概念(邻近概念的关系)
2、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3、课程目标分类(基于不同价值取向)
4、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5、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一、课程目标概述
3
(1)教育目的: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普 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初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
4
(3)培养目标:表明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将其的方向性和概括性,内涵和外延可大可小,大到可指一个国家的培养目标,小到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一个班级的培养目标
(4)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
5
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指导课程编制、教学的原则
教师教、学生学的目标
区别?
6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7
(1)内涵:一般性教育宗旨或原则,并被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 。即一般性教育宗旨或原则等于课程目标。
(2)教育价值观: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 (“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3)优点:可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教育实践中(模糊性、普遍性)教育工作者可做创造性发挥。
(4)缺点: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逻辑不严密;目标在概念表述上不够清晰。
1.“普遍性目标”取向
8
(1)内涵:“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了经过教学过程后学习者身上会发生的行为变化。基本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2)教育价值观: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支配,它所体现的是“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行为主义心理学)。
2、“行为目标”取向
9
(3)优点:克服了普遍性目标的模糊性,其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方便教学任务的确定,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同时也便于教学评价,因为行为目标是以具体行为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很容易判断目标是否完成 。
(4)缺点:追求目标 精确化、具体化,然而人的具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是不能被原子化(分割开来)人的高级心理和素质很难被分开来培养的。人的高级心理素质也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 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