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出名早晚作文立意例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49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名早晚作文立意例文.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6/16 文件大小:2.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名早晚作文立意例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名早晚作文立意例文
2016年高三作文训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仍然不被人所赏识。
一、命题形式
,参见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
2.“整体性”与“相对独立性”;
“自选角度”的含义:材料中必然包含“多角度”;允许从某个角度进行解读;角度中有优劣之分,有高下之别,有是否适合自己的差异,如此才不负“选取”的意味。
二、立意分析
初读:异中求同定范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仍然不被人所赏识。
关键词——出名(被外部所认同)/早/晚
锁定话题:关于“出名早晚”的问题。避免偷换概念。
再读:同中求异选角度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仍然不被人所赏识。
分析:一二则同向,倡导“出名趁早”;第三则反向,大器晚成者不乏其人。成名者有早有晚,关键是,你的态度是什么?
推敲:选取角度定论点(中心)
1、出名要趁早。(分析“为什么”)
①积极意义:出名要趁早,是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进取,青春年华,自当有一股“锐气”,避免过早地贪图安逸,“暮气沉沉”,在“世故”、“平庸”中辜负青春。
时代价值:可联系当下的“啃老族”“拼爹族”,反观青年人身上缺失了应有的“进取精神”。
推敲:选取角度定论点(中心)
②消极意义:出名要趁早,是一种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好走捷径,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
时代价值:可联系为博眼球,哗众取宠,甚至丧失底线,不择手段之流,如“宝马女”“标题党”等。
推敲:选取角度定论点(中心)
2、出名不必趁早。(分析“为什么”)
①积极意义:出名不必趁早,是一种踏实态度;顺应“功到自然成”,强调厚积薄发。
该……,只有这样,才能……

破立式(欲扬先抑)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的确,当今社会,不少的青年人满怀着理想与抱负,积极的融入这个社会去奋斗,他们中不少人经过几年的打拼,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他们中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所以我认为,不要急于成名……,因为只有这才,才能
开头字大约100字比较合适
注意:破立式,破和立的比例要把握好。
四、文章结构参考

分1:出名晚,来之不易会更珍惜
分2、出名晚,更多积淀(阅历、为人处事的能力、生存的本领)
分3、更好的面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
又如:分1:学到更多的东西
分2:得到更多的磨练的机会
注意:分论点不要重复,注意逻辑顺序,论点不要太大、太空 。论点与关键字最好有必然的比较明显的联系,一目了然。如果关系没那么紧密,要用后面几行
字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证法)
观点一:出名要晚
晚出名正例+晚出名正例+出名太早的反面例子
观点二:出名要趁早
早出名正例+早出名正例+出名太晚的反面例子
观点三:出名太早真的好吗?
出名太早的反面例子+出名太早的反面例子+正面例子
注意:例子和分析字数的比例(分析略多于例子)。论点、收尾部分不能口语化。例如:也是不错的啊!/也是可以的啊!多点题,不要偷换词语,中心句,每段开头都要有。

分论点1:晚出名,比早出名更容易
分论点2:晚出名,地位更稳固
分论点3:晚出名,为生活打拼
分论点1:晚出名,抵得住引诱(用词不当,表述不清)
分论点2:晚出名,才有实力保住名气(太远)
分论点3:晚出名,才不会培育出功利的人
五、参考素材
名言:
,莫怕鬓霜侵。
,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少壮工夫老始成。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谁谓中年志不成。
事例:
少年扬名 正面: 王勃、秀兰·邓波儿 负面: 方仲永、远远、雷楚年
晚年有成 正面: 苏洵、吴承恩、爱丽丝·门罗
1.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6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17岁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
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