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33 教育综合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 60分中国教育史约 30分外国教育史约 30分教育心理学约 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分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分分析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 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生态功能。 2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 2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六、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七、课程(一)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 课程理论的发展; 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三)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二)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 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问题/ 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 、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三)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