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供热知识学习.docx

格式:docx   大小:21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供热知识学习.docx

上传人:long 2021/6/17 文件大小:2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供热知识学习.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供热知识学习
供热知识学习资料
(第一期)
一、我国供热概况
1、2000年——2005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情况表
年份
全国现有城市
有集中供热设施城市(个)
供热能力
全年供热总量
管道长度
全年集中供热面积(亿平方)
蒸汽(吨/小时)
热水(兆瓦)
蒸汽(亿吉焦)
热水(亿吉焦)
蒸汽管道(公里)
热水管道(公里)
2000
663
294




7963

(其中住宅)
2001
662
304




9183

(其中住宅)
2002
660
315






(其中住宅)
2003
660
321






(其中住宅)
2004
661
324






2005
661
329






2、北京地区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指标值
建筑物热耗W/㎡
煤耗Kg标准煤/㎡.年
锅炉效率%
管道效率%
基准值(1980—1981)
55
85
二步节能
68
90
三步节能
68
90
3、目前,北京燃煤锅炉效率平均为55%—60%,燃天燃气锅炉效率平均为80%。根据上表的节能要求,燃料锅炉的效率为68%。
4、目前,热网损失中,平均漏水热损失率均为3%—5%。
5、热网的不平衡造成热损失均为10%—17%左右。根据上表节能指标,要求热网的运行效率为90%。
二、供热名词解释
1、供热----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
2、供热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
3、集中供暖----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
4、区域供热----城市某一个区域的供热;
5、城市供热----若干个街区及整个城市的供热;
6、热电联产----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
7、供热能力----供热设备或供热系统所能供给的最大热负荷;
8、供暖半径----热源至最远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沿程长度;
9、供暖面积----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10、供热介质----在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
11、高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
12、低温水----水温低于100℃的热水;
13、供水----供给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水;
14、回水----返回热源或热力站的热水;
15、饱和蒸汽----温度等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16、过热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17、凝结水----蒸汽冷凝形成的水;
18、补给水----由于水温降低,系统漏水和热用户用水需从外界补充的一部分水;
19、供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水管内的压力;
20、回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回水管内的压力;
21、供热系统----热源通过热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系统总称;
22、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不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
23、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且还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
24、热负荷----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供热量。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
25、供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负荷)----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对应的供暖热负荷;
26、供暖期供暖平均热负荷----供暖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的平均值,即对应于供暖期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
27、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度下的热负荷或单体产品的耗热量;
28、供暖面积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热负荷;
29、耗热量----供暖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热用户系统(或用热设备)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热量;
30、日负荷图----供热系统一日中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状况的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小时(时间),纵坐标为日耗热量;
31、热网(热力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
32、一级管网----由热源至热力站的供热管道系统;
33、二级管网----由热力站至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
34、枝状管网----呈树枝状布置的管网;
35、环状管网----干线构成环形的管网;
36、供热管线----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及其沿线的管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37、干线----由热源至各热力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