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D1500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1500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6/18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1500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K1+793-K1+894横过108国道段顶管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工程名称:晋中市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回用工程
红马营路污水截流管道第六标段
工程地点:红马营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工程概况ﻩ3
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施工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工程特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施工部署 5
第一节  施工顺序ﻩ5
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生产准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技术准备ﻩ8
第四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ﻩ8
第五章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施工总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施工总工期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劳动组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ﻩ19
第二节 安全措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节约措施ﻩ20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晋中市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回用工程红马营路污水截流管道工程的一部份,位于红马营路与108国道交汇处,原设计截流管道在检查井WJ36和检查井WJ38间穿越108国道。由于108国道交通繁忙,交通疏解困难,管道明挖施工无法进行,因而在里程1+793──1+894段采用顶管法施工,经甲方与设计商洽:倒虹管采用一条直径D=1500mm混凝土管,并按附图施工,顶管长度约101米.
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场地位于红马营路与108国道交汇处,北面为越秀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和泥质粉砂岩,典型钻孔柱状图见附图1,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分布很不均匀,与基岩层面的倾角方向大致一致,南侧较厚,北侧较薄,-12.0m厚中砂层。各土层简述如下:
1、人工堆积层(Qml) 
  杂填土,杂色松散,较湿,-。
2、冲积层(Qal)
     该层上部为含贝壳淤泥及淤泥质土,黑灰色,软塑,饱和。淤泥层中部和底部含两层砂层,主要为中细砂,局部含粗砂,灰黑色到灰白色,松散,饱和,N63.5=3-6击。下部为粉土及粉质粘土,灰-灰白色,可塑到硬塑状,饱和-湿,N63.5=6击。-,-。
3、残积层(Qel)
    粘土,粉质粘土,棕色-棕灰色,硬塑到坚塑状,湿-稍湿,为泥岩风化产物。

4、岩层(K2)
     场地基岩为棕色泥岩,属上白垩系上统三水组东胡段,泥钙质胶结,块状构造,陆相沉积。-,粉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含粘土矿物较高,浸水易软化,岩体裸露易风化。 
        管道沿线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工程场地地质结构复杂,管道穿越土质主要有杂填土、含砂粘土、中细砂层和强风化岩等,地下水在地表以下2m左右,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
第三节  施工方案选择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该段采用
顶管法施工。
管道在1+793-1+894段长度约101米,以顶管形式穿越108国道,采用单管口径须Φ1500水泥预制管顶管法施工,管距0.5米,,埋深约5米。WJ36为工作井,WJ38为接收井,由WJ36穿越WJ37向WJ38向顶进,顶进长度为101米。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都采用直径7×5m的矩形井。井底铺设50cm碎石层和50cmC20钢筋混凝土基础,I30工字钢支撑,后背施工Ф1000人工挖孔桩4条,桩长10m,桩前采用55mm钢板敷垫。
考虑施工场地、工期限制,顶管无场地出泥,拟在0+118-0+123段搭设施工平台,平台高1米,长3米,宽7米,施工平台搭设图见附图六。
本工程倒虹管顶管长度共101米。须Ф1500×2000混凝土管51节。7×5米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各1座。顶管施工完毕后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内分别砖砌检查井各1座。              
另外为了驳接东风路渠箱,在顶管施工完成后,于顶管接收井内顶进Ф1500混凝土管与东风路渠箱检查井相接,顶管长度约10米。  
由于顶管施工时对地基几乎没有扰动,因此不需进行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