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autohww 2016/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绪论: 名词解释: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它研究植被的组分、性质、分布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动态以及实践中的应用等。生物圈: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 对流层) ,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风化壳) 组成。植被: 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称为植被。问答题: 植物的生态作用: 1) 植物是生产者 2) 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 对环境的作用 4) 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第一章: 名词解释: 种: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 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且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 主要指可育性) 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又称为物种。双受精现象: 被子植物种子里的胚由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 而胚乳由另一个精子与胚囊里两个中央细胞(极核)结合发育而成,这就是双受精现象。问答题: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有花植物 2) 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 3) 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 孢子体(植物体) ] 高度发达 4)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5) 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6) 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2 、简述被子植物发展与主要地球环境特征。 1) 白垩纪时期: A. 早白垩时期,被子植物数量好种类都不是很多; B. 晚白垩纪始,被子植物大量增加,他们的物种和个体数量都是最多的。 C. 被子植物形态的多样性是对自然环境广泛适应而产生多种变异的结果, 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相比, 他们不但具有更进化内部构造和更完善的***官, 其维管组织的构造特征、花和果实的演化成功, 双受精现象的出现, 还使他们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繁殖、传播能力以及形态变异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D. 与动物界,特别是昆虫动物的协同进化也是被子植物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第三纪期间: A. 地球环境发生进一步变化: a) 部分陆地海侵淹没又复出、青藏高原隆起、造山运动( 欧洲美洲)→海陆环境改变 b) 气候方面: a. 到始新世气温开始上升,热带亚热带气候接近极圈 b. 自渐新世开始,气温逐渐下降直到第四纪冰期时 c. 中新世后内陆环境干旱化加重,影响范围扩大 B. 自然条件多样化变化→第三纪植物比白垩纪更加丰富,被子植物变异越来越大,属 2 种分类越来越多,且被子植物在整个植物群中的比例也大大增加 3) 第四纪期间: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和人类最近的一次大冰期, 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 许多不耐寒的植物在高纬消失,能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继续获得发展。 3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对比: 比较项目低等植物 Lower plants 高等植物 higher pla nts 形态无根茎叶的分化(原植体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维管束系统无有***官单细胞多细胞,构造复杂胚合子发育离开母体,无胚(无胚植物) 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有胚(有胚植物)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强生活环境水生、潮湿或动植物体内陆地类群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 被子、裸子) 第二章名词解释: 1 、植物区系: 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 、地理替代种: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在空间上依次排开,成为地理替代种。选择题:1 、世界植物区系分区: 北回归线以北的全北区(泛北极区); 赤道附近的新热带区和古热带区;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区、好望角区(开普植物区)和南极区。 2、中国植物区系的主要特点及分区。特点: a) 丰富的植物种类 b) 起源古老,具有演化系统中的各种类群 c) 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 d) 地理分布的区域分异明显又相互渗透 e) 特有性程度高分区:区系: 2 植物区(泛北极植物区;古热带植物区) →7 植物亚区→ 22 植物地区对比: 区划:8区 22 小区 3、影响岛屿植物区系的主要因素。(了解) 区域:距离大陆越近,种类越多; 面积:岛屿面积越大,种类越大; 年龄:岛屿年龄越大,特有种越多。问答题: 3 1 、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 1) 异地(域)物种形成( 种群隔离) 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 原有分布区被分割成数块, 相互间距离遥远, 不允许花粉和种子传送, 这种地理隔离导致的生殖隔离存在两种结果: 一是被隔离的种群虽有越来越明显的差别,但终究没有超出种的界限,若一旦有机会相遇仍可正常杂交,这是植物种的间断分布; 二是异地的种群间隔时间长, 基因变化趋向不同, 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产生彼此不能正常杂交的效果, 分化为亲缘很近的若干不同种, 形成属的间断分布, 同时产生新种的连续性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