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洛阳牡丹甲天下”,对洛阳城市来说,规模日益扩大的牡丹花会和蓬勃发展的牡丹产业,已经使牡丹成为洛阳最亮丽的名片。对洛阳当地的美术教学来说,这一地方名片可谓是得天独厚的美术教育资源。每年四月是洛阳的“牡丹月”,也是牡丹开得最繁盛的季节,到处车水马龙,真有“花开时节动京城”之感。笔者带领教师将牡丹这一题材引入美术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地方美术教育资源进行了挖掘和利用,使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和富有个性。 一、从写生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带领学生到公园进行牡丹写生,在花海人潮中感受牡丹的魅力。随后,在人民美术版第七册第六课“猜猜我是谁”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同学背后观察不同的发型,采用线条法表现轮廓。再把各种发型轮廓剪下来,粘贴在牡丹写生图上,制作成一幅幅饶有趣味的《观花图》。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图上配以搜集来的牡丹诗词,使图文并茂。这个教学过程既保留了课程的原汁原味,又加深了学生对牡丹文化的了解。 二、从国画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指导学生参加全市的“千人画牡丹”活动或参观牡丹画展,在名家名作面前亲身感悟传统国画中牡丹的美,丰富社会体验。在人民美术版第十册第十五课“花鸟画”的教学中,教师选取牡丹画作为范例,广征博引地讲解我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与发展。学生们从真实画作和多媒体课件中领略到中国画随意挥洒的笔墨趣味和意境之美,不由得对牡丹和国画生出热爱之情。 三、从雕刻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八册第九课“刻印的乐趣”的教学中,教师将洛阳水席的第一道菜“牡丹燕菜”引入课堂,让学生把刻印的技法运用到菜肴制作上。如用萝卜和水果雕刻出牡丹花,拼摆花卉造型,并且邀请酒店的冷拼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项训练不但让学生有了冷拼师的职业体验,而且让他们对艺术与饮食文化的关系又多了感性的认识。 四、从民间艺术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六册第十一课“吉祥图案”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向学生展示牡丹的吉祥剪纸图案,并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牡丹图案所蕴涵的意义。在其他诸如刺绣、年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中,学生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牡丹图案,从而认识到牡丹文化的源远流长。 五、从设计的角度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