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3隆中对(学生版).doc

格式:doc   大小:1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隆中对(学生版).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6/18 文件大小:1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隆中对(学生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宣县民族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编号:第17份
主备人:张凤江 复备人:吴千、韦清梅、李凤斌、汤宇秋、黄家漫 审核人:吴千 教务处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题

课时
2
④全班在科代表的带领下高声朗读。
,疏通文意
具体要求:
①独学。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的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并将疑难的词句划出。
② 对学。对子相互交流指点(“你来问,我来答”翻译),将双方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
③通过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文意展示
1).各小组提出质疑。
2).按段分任务到小组,小组不同的形式展示翻译,其他小组补充。
三、拓展延伸
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完成题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  东和( )  收二川( )
七擒( ) 北拒( ) 火攻( )
四、课后巩固
.积累并识记重点字词(见本课练****册上的“基础积累”)。
五、课堂小结: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 二 课 时
●重点: 见“学****重难点
一、课前自主学****br/>1..感知文章内容,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段):  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   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   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用原文填空或自己概括)。
(1)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 
【知识链接】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学法指导】
,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
,回答问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