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docx

格式:docx   大小:52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docx

上传人:尹书雯 2021/6/19 文件大小:5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目录
1、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依据 ………………………… 1
2、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 …………………………… 1
3、集体协商指导员与一般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
相比的势:……………………………………………… 1
4、集体协商指导员和职工协商代表的区别 ………… 2
5、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要求: ………………………… 3
6、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条件:……………………… 3
7、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作用: ………………………… 4
8、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义务 …………………………… 5
9、集体协商指导员应掌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0、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工作原则 ……………………… 7
11、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在协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9
12、集体协商指导员参与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法 10
13、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主要职责……………………… 11
14、集体协商业务培训内容…………………………… 12
1、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依据
2000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8年、2012年5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专职指导员的基本要求、主要职责、选聘条件和办法、管理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2、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
集体协商指导员是由工会组织领导、聘用和管理,负责指导、帮助和参与基层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方或企业代表组织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人员。
3、集体协商指导员与一般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指导员相比的优势:
1、能力素质。集体协商指导员熟悉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依规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和政策水平;熟悉企业情况,具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工作经历;熟悉工会工作,具有一定的协商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民情民意,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协商中敢于表达职工的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辨析能力,能够在协商中为职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更好的解决“不敢谈”、“不会谈”、“不善谈”等问题,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和水平。
2、整合职工诉求。不同职工的利益诉求差异性较大,集体协商指导员能够将职工的不同诉求集中和统一起来,指导和代表职工与企业方进行有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协商,使大多数职工的意愿得到满足,从而避免劳动关系矛盾激化,稳定职工队伍,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3、促进理性协商。集体协商指导员与企业和职工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可以更加理智地分析和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既努力满足职工愿望,又顾及企业发展和职工长远利益,从而保证协商议题、协商过程和协商结果更加趋于理性、公正、合理,参加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共享。
4、集体协商指导员和职工协商代表的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职工协商代表一般由本单位工会按程序选派,或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举产生。集体协商指导员一般由地方工会委派,受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委托,参与集体协商,但不能担任首席协商代表。
2、主要职责不同。职工协商代表的职责主要是参加集体协商,接受本方人员质询,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帮助基层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方进行集体协商,也可以作为职工方的代表直接参与协商过程。集体协商指导员除在参与协商时需要履行上述职责外,还承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培训代表等职责。
3、具备优势不同。职工协商代表作为企业职工,对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诉求比较熟悉。集体协商指导员则在能力素质、专业背景、实践经验等方面比职工协商代表具有更大优势。
4、与企业方的关系不同。职工协商代表受雇于企业,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在集体协商中可能会有所顾虑,从而会影响集体协商的效果。集体协商指导员一般来自企业之外,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和直接利益关系,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到集体协商中,为职工争取利益。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5、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要求:
职工协商代表必须了解政策、熟悉法律、精通业务、善于协商,有较高的协商谈判能力。
目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中,由于存在着工会与企业经营者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突出问题,以下企业工会开展协商的结果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006年,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建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意见》。
6、工资集体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