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犯罪心理学—— 毒品犯罪.ppt

格式:ppt   大小:2,018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犯罪心理学—— 毒品犯罪.ppt

上传人:相惜 2021/6/19 文件大小:1.9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犯罪心理学—— 毒品犯罪.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犯 罪 心 理 学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2010年5月
1
整理课件
第三讲 不同动机的犯罪
2
整理课件
物欲型动机犯罪
***型动机犯罪
情绪型动机犯罪
信仰型动机犯罪
集合型动机犯罪
3
整理课件
物欲型动机犯罪
定义:为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个人消费水平或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动机,并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
占刑事案件的第一位
传统的犯罪类型之一
获取钱财、追求享乐
4
整理课件
主要类型
(1)侵犯财产罪:抢劫、盗窃、诈骗、抢夺、走私、敲诈***
(2)******罪:***、挪用***、行贿、受贿
(3)贩毒、赌博
5
整理课件
心理结构特征
享乐(认为有钱就有一切)
贪婪(权钱交易)
虚荣(攀比、炫耀)
意志薄弱(青少年、公务员)
不良****惯(贪小便宜、小偷小摸)
错误认识(有“关系网”、有钱能使鬼推磨)
利己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侥幸心理(五十九岁现象)
6
整理课件
行为特征
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智力/非智力、凭借职权/凭借技巧)
作案手段的技能性(日趋智能化和技巧化)
作案****惯的顽固性(欲罢不能、难以自拔)
7
整理课件
诈骗犯罪
定义: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特点:使用欺骗的方法取得公私财物
形式:多以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事实相,而使受害者陷于一种错误认识,信以为真,仿佛“自愿地”将财物交与犯罪人,但并非真正同意
8
整理课件
诈骗犯罪的十大骗术
【骗招一】兑换外币
【骗招二】配合警方办案
【骗招三】设局骗赌
【骗招四】高薪聘请
【骗招五】捡钱平分
【骗招六】祛病消灾
【骗招七】***找零
【骗招八】手机短信诈骗
【骗招九】 “撞车党”诈骗
【骗招十】 网络诈骗
9
整理课件
街头十大诈骗犯罪
瓜分“拾物”:一骗子故意丢下钱财,另一骗子拾获并要与您平分,然后略施小计骗走您的财物
兜售“贵药”:以看出您的某种疾病为名,向您推销贵重药品骗取钱财
推销“财物”:以低价销售“赃物”、变卖“礼品”、文物等手段行骗
出租“店铺”:以求租房屋、店铺为名,在洽谈时谎称手机没电骗取手机
假冒“身份”:假冒特殊身份骗取钱财。如冒充警察、人事干部、招办人员、银行主任等进行诈骗
摆设“迷阵”:用麻醉手段搞乱被骗者思维、用魔术“障眼法”等形式骗钱
兑换“钱财”:骗子以兑换外币或中奖商品为名行骗
装扮“可怜”:骗子用“可怜相”骗取钱物。如家有天灾人祸、出来半途被窃等,有的甚至带有假证明
宣传“迷信”:用迷信手段骗钱。如“假和尚”化缘、算命打卦、以钱消灾等,以老人上当居多
勾引“玩牌”:骗子以下残棋玩花牌骗取钱物
10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