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气污染及其成因选修六(人教版)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蓟卫萍邮编 215127 第一节水气污染及其成因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蓟卫萍邮编 215127 设计思想本章主要讲述环境污染与防治。目前,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地理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即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就产生了。因此,本章教学一定要抓住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本教案选取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来设计。“水资源”这部分知识在《必修 1 》中详细讲过,学生对水源补给、水循环等知识已系统形成,通过对“城市化”的学****对水污染也略知一二,借助这一优势,前半部分教学主要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对于“水污染的成因”这一部分内容,老师要借助资料加以总结归纳。本节内容设计二课时,第一节课讲述课本知识点;第二节课根据课后作业,展开一次关于环保的主题班会。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水污染及其成因,教材首先介绍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先明确定义“环境自净能力”的概念、及其类别,然后由案例“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阐述净化机理,接着介绍水污染现象,即从我们日常最熟悉的“水花”“赤潮”这两种污染入手,来分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最后分析海洋石油污染。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其污染源和危害是本节第一个重点。最后要分析归纳出水污染的防治,这部分内容课本没有单独成章讲述,因此需要老师依据案例着重分析、归纳总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 .联系当地实际,学****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对水污染治理的意义。德育目标: 1 .认识水污染现象发生的时间尺度差异; 2 .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教学重点: 1 .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其危害; 2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难点: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法: 1 .从水污染的现象入手,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来了解水污染及其防治; 2 .通过类比方法举一反三分析水污染治理的规律性。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电视新闻资料、相关报刊杂志资料、景观图片资料等) ,将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动画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水圈是地球四大圈层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是地球生命保持平衡和发展的保障。然而令我们感到痛心的是水圈原有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各类水污染困扰着人类。(打出一些有关水污染的图片)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板书) [讲授新课](通过投影显示中国重要的大江、大河及湖泊水污染事件资料) 通过投影我们了解了水污染带给人类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水源为什么会被污染?什么叫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机理是什么?什么现象被称之为水污染?水源污染物有哪些?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案例了解相关内容: (问题展示)用多媒体展示上面提出的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和阅读案例。(课堂活动)学生看完课文后,根据上述所列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