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标》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概述: 2 2008 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注意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到试题中,通过测试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在考察学生的学习力和对社会的关注态度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 例如 08 年南京中考题: 22 .( 7分)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 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行实验] 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 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绿色蓝色蓝紫色蓝紫色红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纯碱溶液肥皂水食盐溶液蒸馏水白醋液体名称[得出结论 1 ] 紫甘蓝的汁液▲(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质疑并求证] 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 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 pH 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 pH 分别为 9和 11 ,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4 [得出结论 2 ] 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 pH 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性的▲。[拓展应用] 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色。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撒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反思] 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 花②中▲; 花③中▲。查阅资料: 黄色绿色蓝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12~14 10~11 7~9 pH 5 再如 07 年南京中考题: 27.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 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右上图)。 6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④▲化学方程式: ③▲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化学方程式: ②▲氯化氢的水溶液: ①▲与镁作用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测定导电性解释与结论实验现象实验内容【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⑤▲。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 (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7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 K1 、 K2 、 K3 、 K4 、 K5 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通过调节活塞 K4 , 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 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调节活塞 K1 、 K2 , 在干燥的 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 其操作是⑥▲。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⑦▲现象时,说明 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 K3 ,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⑧▲ 8 通过 22 题反思中,对两种情况下水的作用的分析, 27 题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问题的巧妙设置,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进一步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教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真实客观的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增强敏锐性、务实性,注重程序化知识的形成与应用,注重在科学的过程中提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9 教学建议: 1、教师要研读《课标》上关于“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二级主题的要素、目标。 2、教师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注意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观点。 3、教师要选择好情景,可从教材、生活、生产、家庭小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