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6/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3.体会准确严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演讲思路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题目含义和作者观点
(二)理清演讲思路
:劝告李同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打篮球多运动,你会分哪几步进行劝告?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细读感悟语言严谨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拓展延伸
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
明确:不是。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