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42].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42].doc

上传人:1651012**** 2021/6/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4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
——克罗齐(意)
2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 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默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意义是什么?
含义: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6、探究主旨 把握主题
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