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 、内环境: (1) 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稳态(1 )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2 )意义: 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 )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二、体温调节 1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器官: 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 皮肤( 血管、汗腺) 2、体温调节过程: (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体温恒定的意义: 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无机盐的动态平衡是靠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 3、人体需要的无机盐有多种,如 Na +、K +、Ca 2+、Zn 2+、Fe 3+、I -等 4、无机盐调节:(负反馈) 过程: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钾降低、血钠升高总结:无机盐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五、血糖调节 1 、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 2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 、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 胰岛 B细胞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 2个来源,促进 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