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商业规划以及规划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业规划以及规划规范.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1/6/2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业规划以及规划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围“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围也就在一层高之。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
“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若宽于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四、面材的软化与精化
   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

最近更新

加大民营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11页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解析脐带华通胶来源间充.. 2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综述报告 2页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探究 2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2页

刍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2页

2023年国际劳务合同书范本 3页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X-186及其后生元对小鼠慢.. 9页

移动卫士实现远程监控防盗 36页

离合器操纵机构校核计算书 17页

硬件项目验收汇报 24页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20页

学生周记分享(7篇) 7页

安全教育与综合治理工作计划(4篇) 10页

几种不动点的迭代算法和循环映像的最佳逼近问.. 2页

室内设计服务内容和设计深度要求 13页

小学教师个人家长会发言稿 2页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与高效利用研究——以保定.. 2页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2页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页

养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及胸腺结构的影.. 2页

关于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2页

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问题的思考 2页

关于体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几点思考 2页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比选研究.. 2页

先秦诸子散文中韵文现象的研究 2页

保障性公共租赁房运行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影像学表现 32页

住宅工程施工阶段业主方的质量管理研究 2页

传统积木玩具的再设计研究——以“wocar积木汽..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