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试用期与见习期 / 实习期的区别
有的毕业生经常来问试用期与见习期 / 实习有何不同, 有的在实习期间与
单位发生问题,常常是因为不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所谓“试用期”,根据 1995 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 的规定, 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
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 6 个月的考察期。 有无试用期和使用的长短, 由由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毕业生若签了就业协议,会在就业协议中进行约定。
所谓“见习期 / 实习期”,并非法律上的概念,一般是专指尚未毕业的学生
到用人单位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学生在用人单位见习
/ 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还不是劳动关系,因此,二者之间问题的解决依据尚不
能援引《劳动法》。
关于“见习期 / 实习期”,首先,它与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试用期”不
同,它并不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见习期 / 实习期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
人事制度的框架下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 实际上从性质
上看,见习期 / 实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只不过它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在企业
与员工之间的 “试用期” 。 比较宽容的单位将未毕业应聘者的实习期算进试用期 ,
这样一旦毕业就可以直接转正, 从某种方面来说能够令新进员工产生对公司的信
任。
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会和毕业生签定实习协议, 对实习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
定。 若需要学校签署意见的, 也可以到校招毕办签章确认。 实习协议具有法律效
力。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
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
( 2)先签合同后试用
有的毕业生报到后和用人单位之间不签合同,用人单位只是先试用着毕
业生,实际上试用期应该包含在劳动合同之内。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就是说无论是在
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也无论劳动合同是无固定期限的、 固定期限的还是以完
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 企业应当最迟在员工开始为企业工作时就与员工签订劳动
合同,而不是在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员工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员工在提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时
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和双方约定的工资待遇、 劳动岗位和职责、 劳动条
件等内容, 有利于明了和维护员工和企业的权益。 相当一部分企业利用劳动者的
弱势和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欠缺,以“试用期”为由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
达到随时解聘员工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使员工手无“凭据”这两个目的。
《劳动合同试用期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如何签定就业协议
注意: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协议后,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到校招毕办鉴证。
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的时候注意
第一,不要轻易交出就业协议。就业协议具备唯一性,一旦签订就业协
议而又不履行时, 大学生就要到教育部门办理手续, 重新获取就业协议。 这会耗
费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
第二,违约金设定是双刃剑。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必须经由毕业生与用
人单位协商之后约定,并且违约金的数额必须符合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相关规定。
是否约定违约金, 大学生朋友应该慎重考虑。 很多大学生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