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6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docx

上传人:苏梅花 2021/6/21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实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系统谋划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蓝图,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成为重要的目标和手段之一。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存在问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其主要思路一是创造企业充分竞争的外部环境,二是寻求适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三是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划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迅速国有化建立起了国民经济体系,这种政资合一、政企合一、管办合一的国有资本所有和经营体系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的必然性(潘岳,1997)。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并不存在法人财产、出资人财产与现行体制下的法人财产高度统一,是一种出资人财产和市场经济中法人财产高度统一的模式。国有企业的各种实物资产由国家所有,国家可以对其进行支配。国有企业形式上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实质上并不是,企业并不拥有自己独立的资产,对国有资产也只有有限的支配权。国有企业是生产单位、行政单位和社区单位的结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这一时期,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步由过去对企业生产物资的统一管理转变到对承包企业整体的管理,国有企业成为初步具有经济行为的主体,国有资本的形态也逐步由过去的企业各类生产物资转化为国有企业。这一阶段,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思路逐步展开,就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调整。国家改变前一阶段通过统收统支、统购统销、统存统贷等管理企业的方式,通过税收、贷款、利润分成等方式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使国有企业逐步成为经济主体。与前一阶段相区别的是,国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须的各种生产资料。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国有企业的基本思路,即依据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将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从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此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总结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于1979年开始,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于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