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壮族春节习俗.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壮族春节习俗.doc

上传人:ranfand 2016/6/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壮族春节习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壮族春节****俗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过后,壮族人家便忙着过年的各种准备:扫房梁, 包粽子、糍粑、米花糖、糯米饼、芝麻饼、油馍等新年食品。除夕这天,壮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一般都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按****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初一忌拿刀,一般不砍东西,不杀生。据说这一天拿刀砍东西,就会把新年的好运都砍掉了。一般是初二后才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粽子、米花糖果等。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山歌赛、舞狮、斗鸡、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武鸣"三月三"再次唱响十万多名游客赶歌圩(组图) 南海网 : 2011-04-04 10:03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作者:唐志强佘鸿雁场面宏大的千人竹竿舞。记者农如松摄激烈的抢花炮比赛。记者农如松摄广西新闻网记者唐志强佘鸿雁通讯员李诚 4月3日,壮乡武鸣再次唱响“三月三”,近 10 万名游客来到武鸣,参与千人竹竿舞、抛绣球、山歌对唱等一系列活动。武鸣的“三月三”歌圩已举办多年,但今年的活动仍然充满让人惊喜的元素。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南宁市公安局特派警用直升机前往助阵,将航拍的画面“直播”进指挥中心。“尼达妮”的蓝点亮开幕式 4月3日上午 10 时举行的开幕式,拉开了今年“三月三”歌圩的大幕。开幕式上最亮眼的颜色是蓝,那就是被称为“蓝色精灵”的“尼达妮”合唱团的孩子。“尼达妮”寓意为美丽的壮族男孩女孩,是武鸣县着力打造的形象名片之一。 2003 年4月, 100 名“尼达妮”合唱团成员在首届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一亮相,那一个个蓝灿灿的身影,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一声声充满童稚的山歌,引起台下数万观众惊呼, “尼达妮”一炮走红。如今,“尼达妮”仍然是亮点之一,这群孩子也是“长枪短炮”追逐的对象。4月3日的开幕式上,当 300 名“尼达妮”的孩子从舞台的四周唱着《壮乡到处都是歌》、《壮乡五色饭》走上来时,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开幕式的气氛进入了高潮。“利用稻草人来恐吓、驱赶成千上万的飞鸟啄食金谷,是骆越人在稻作文明中的发明。”随着主持人的介绍, 中国壮族节日庆典民俗组画《骆越阡歌》拉开帷幕。据介绍,这也是古骆越文化元素首次正式登上“三月三”歌圩。千人竹竿舞受游客热捧第一次来武鸣围观“三月三”歌圩的宋女士显然缺乏经验。当天上午 11 时许,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尚未结束, 她发现已经有不少观众纷纷往外走。开幕式会场外, 60 米宽的兴武大道立马被围得密不透风。当地的居民告诉她,提前走的观众都是赶过去等着看“千人竹竿舞”的,去晚了,根本挤不进人群。于是,后知后觉的宋女士失去了抢占有利地形的机会,只能跟在人群后排拼命伸长脖子打探。千人竹竿舞是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中人气最旺的节目。与往年的“三月三”竹竿舞不同,今年的表演内容有闹春耕、竹竿舞集体表演、竹竿舞竞赛、竹竿舞互动表演四个环节。壮族被认为是古骆越人的后裔,骆越这片红土地肥沃富饶,适合耕作,传说一根筷子插下去都能生根发芽。于是,今年的千人竹竿舞就以闹春耕为切入点开拉序幕。随着“咚咚啪,咚咚啪……”有节奏的鼓点声,表演开始了。 1000 多根 6米多长的竹竿有规律地张合, 100 0 多名身着鲜艳服饰的各队表演者,转动着手中的小花伞,舞动着小花篮进入“竹竿阵”。他们灵巧地跳跃着,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