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航班延误问题 数学建模.docx

格式:docx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班延误问题 数学建模.docx

上传人:2286107238 2016/6/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班延误问题 数学建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航班延误问题题目:航班延误问题作者: 王镱嬴班级:信息 13-1 班学号: 120133803014 航班延误问题 I 航班延误问题摘要航班延误相对于航班正常,是指航班服务的迟延耽误,即航班在进港或离港时超过了民航主管部门批准的航班时刻表所载明的一定时间,俗称民航航班的“晚点”或“误点”。根据《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航班延误具体是指航班降落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 30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近几年,由于航班延误而引起的航空公司与乘客之间的纠纷事件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航班延误事件,二者矛盾会更加激化。本文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做出了判断,分析出国内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最后本文基于航班总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航班延误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善后措施及改进措施。针对问题一,首先,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航班总数,正常航班数,不正常航班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出我国航班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其次,我们根据各种影响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指标统计得到的数据对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进行一级评估,得到每一个单位在延误中延误等级,最后在对整体进行评估,得到考虑了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影响情况下的航班综合延误等级。最后我们得出结论: 我们不认为题目所论述的结论是正确的。针对问题二,首先,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整理,得到了各航班延误原因比例图,紧接着作出这个比例图的直方图,进而依据数据特征并结合现实具体情况来分析航班延误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即恶劣天气的影响、航空交通管制、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和空中流量等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其他影响航班延误的原因。针对问题三,我们从航班延误时间最短和航班延误成本最小两个点入手, 为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上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善后措施和改进措施等。预防措施有: “航线运力数据分析系统”提前查询航线航班历史准点率信息,尽量选择预定历史准点率高的航班机票; “非常准”等网站的航班延误智能预报、航班不正常跟班服务; 3. 关注天气措施,出发当天及时与航空公司及机场的问询处取得联系; 。善后措施有: ; (处于航班延误问题 II 用餐时间)和住宿(延误 6小时并晚至凌晨 0点后); (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 4小时以上); (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 4小时以上); 、霸机, 否则可能导致受到警方的治安处罚。改进措施有: ,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针对航班延误的变化规律,我们也为乘客作出了合理的出行建议。关键词: 航班延误时间序列模糊综合评价航班延误问题 III 目录摘要.............................................................................................................. I 目录............................................................................................................. II 一、问题重述........................................................................................... 1 二、模型假设......................................................................................... 1 三、问题分析............................................................................................. 1 问题一的分析............................................................................................................ 1 问题二的分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