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小学语文课导入设计
霞浦三沙五澳小学李秀芳
摘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是从成 功的导入开始的。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入手,分 析了导入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导入的常见的方法。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导入, 并掌握常见的导入方法,为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当然,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 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同样适用。正如于漪老师所说:“阅读课文的 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 学习的轨道。”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 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 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 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 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 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导入 所用的时间不长,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 好的基础。如果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十分重视导入的设计,在走进课堂之前都能 认真推敲一下这堂课开始的三言两语,那么,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综观 众多语文教育名家,无不在导入的设计上精益求精。
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却忽视导入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环节可有可无。 于是上课总是千篇一律,这势必影响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 教育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导入在整个 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 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调集学生的注意
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相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活动中心,对 所注意事物专心致志。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这 时人对事物的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靠。
2、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 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性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
3、 引学生上正轨
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 生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它好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 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4、 启迪学生心灵
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入,必然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调节其 心志,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5、 给予学生享受
优秀的导入设计其美学价值不容忽视。教师用优美而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情 境,再现形象,必然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动,也必然会使他们体验到审美的欢 愉。
三、导入的原则
导入在语文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同时应当予以注意的是,导入是艺术也是 科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