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回延安》[12].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延安》[12].doc

上传人:1656741**** 2021/6/23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延安》[1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回延安》
教学目标:
“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初读课文——诵读
诵读课文,说说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和语调来读?
提示: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育恩情、热情歌颂、眷恋热爱等。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跳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及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1)回延安——抒写久别激动之情——激动、喜悦
(2)忆延安——追忆圣地养育之恩——感激、怀念
(3)话延安——描绘欢聚话今昔之景——真挚、兴奋
(4)看延安——记录旧容换新颜之貌——欣喜、豪迈
(5)颂延安——歌颂圣地大贡献之愿——赞美、热爱
四、精读课文

这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在这一节中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明确: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什么是比兴手法,在这一节中哪些句子运用了这种手法?
明确概念:
比兴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

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及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夸张)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地方性语言)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比喻、夸张)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延安的巨大变化
夸张、排比(详见课件)

你是如何理解“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回顾延安历史,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
五、合作探究

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