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天兴洲大桥施组文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84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兴洲大桥施组文字.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6/24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兴洲大桥施组文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表 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七日内完成施工机构的组建工作,参加本工程施
工的队伍进入参战状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对员工进行战前动
员,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工期意识,认清工程的重要性、艰
巨性,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工程顺利开工做好人力资源等各项筹备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对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试运转,确保状况
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机械零配件,以保证施工期间机械的正常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参加本标段施工的先遣人员于十五日内进入现场,
与有关各方联系签订租地、水、电等协议。部分施工机械设备在十五日内
进入工地,修筑临时施工便道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三十日内施工准备
工作基本就绪,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部分周转材料进场,施工队伍进驻现
场,在取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同意并接到开工令后,正式开工。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参加本标段施工的人员、机械设备、周转材料根据工程实施计划的安
排,利用火车或汽车运到施工现场。
水泥、砂、碎石、钢材等施工材料利用工程所在地的地方运输力量予
以解决。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 处的天兴洲分 汊河段上,北岸为江岸区谌家矶,南岸为青山区建十路,大桥跨越长江,
联通汉口、武昌两镇。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武汉铁路枢纽第二过江
通道,为即将建设的京广客运专线及武汉枢纽服务,同时也是武汉市中环
线的过江通道,公铁分建段公路部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兴洲
公铁两用大桥正桥全长 。 在天兴洲南汊公路、铁路合建; 在天兴洲
北汊公路、铁路平行布置且两桥中心线相距 40m。
本工程为公铁分建段,包括两部分:汉口侧公路分建部分里程范围为
GDK7 〜GDK9 ,公路桥位于铁路桥上游;武昌侧公路分建
〜 ,公路桥位于铁路桥下游。
公路分建部分全长 。
水文情况及环境水的腐蚀性
依据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方案,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防洪专题研究报
告》计算桥址计划分洪情况下百年一遇洪水位北汉为+ ;三百年一
遇洪水北汉为+ ;百年一遇洪山t流量北汉为22100n3/s ;三百年一遇 洪峰流量北汉为24200mzs。二十年一遇最高通航水位+ ;最低通航 水位+ 。
桥址区地下水及北汊江水对砼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工程地质概况
覆盖层
桥址区域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中、上更新统地层。桥址北岸
以粘性土为主,厚35m左右;北汉以粉细砂为主,厚15〜35ml天兴洲上部
以粘性土为主,中、下部以砂性土为主,厚度多为 40〜50ml南岸覆盖层顶
部为填筑土和粘性土,中、下部以粉细砂为主,厚度 30〜37ml
基岩
桥址区域基岩为白垩〜第三系陆相碎屑岩及三叠系海相碳酸岩,按岩
性、岩相特征大致将桥址区分三个区段:第一段 (〜GDK9
) 由成岩程度较差的疏松砂岩、 泥质粉砂岩、 砂岩组成; 第二段 (GDK9
+ 〜GDK1升 )由胶结程度不一的砾岩夹少量泥质粉砂岩组
成;第三段 (GDK11+ 以南 ) 为三叠系的白云岩。
气象
桥址区处于亚热带温润区,夏季高温闷热,气压 ,相对
湿度最热时 80%。历史上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
温 ℃,有霜冻和降雪发生。本地区雨量充沛,历史上全月降雨量最大
在6月份,〜 1448mm降雨多集中在4〜7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风向在6、
7、8三个月以东南风为主,间有东北风及西南风,最大风力为 7~8级,其
余各月多为北风及北北东风,最大风力达 9级,多发生在 9 月份,最大风
速 , 8级和 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 天,最多 16天,最少 1 天。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3)设计车道:双向六车道,行车道宽度 3X (单向)
(4)桥面宽度:27m标准段)
(5)设计荷载:公路—I级
(6)最大纵坡:< 4%;桥面横坡:2%
设计风速:按百年一遇设计,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