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诗词辅助解读每每相得益彰.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辅助解读每每相得益彰.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21/6/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辅助解读每每相得益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辅助解读 每每相得益彰
闲暇之余,翻读诗词名篇,我们都会深深地感受到祖国文化遗产是何等的丰富多样,又充溢着多少精华与瑰宝。李白的浪漫豪放、李煜的亡国之痛,李清照的落魂之愁,杜甫的忧国忧民,宋玉离居的怆怏,徐志摩的缠绵、朦胧,郭沫若的热情…….每每感触韵味无穷;再翻阅《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引民族文化智慧”,“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又感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重要。
对于诗词,学生往往因感到其意难解、益处不大而失去阅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做好课内向课外诗词学习的过渡与延伸,增强学生阅读诗词的意识,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诗词的感受、评价、鉴赏、积累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注重用诗词辅助解读,会受到诗词学习与教材解读相得益彰的效果。
以诗起兴,激发热情
古诗词中往往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在一堂课的导入中引用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伯牙绝弦》一文中,可先出示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让学生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意,再采用“诗中所写的伯牙绝弦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为过渡句,学生阅读热情高涨。
以诗解难,化难为易。
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采用诗词可使学生准确地领悟。如在《桂林山水》一文教学中,对“我看到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 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的理解是个难点。这两句话分别以大海、西湖同漓江的水相比,用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突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表现出桂林山水独具特色的美。而学生往往理解为大海、西湖都不如漓江的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