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蓝天 2021/6/25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分析
统观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本次考试试卷集中体现了 “3靳”,即1、形式靳, 如文言文阅读由课内转向课外,作文由话题作文转向材料作文;2、内容靳,即 积累注重人文性,越来越情感化,如“风花雪月”,积累注重与古今中外名著的 联系,越来越贴进中考,如《出师表》中所涉及的三分指哪三个国家,统领人物 分别是谁? 3、题型靳,即客观题只占试卷总分的15%,越来越强调答题者的主 观能动性,真正的张扬个性的时机来了!正因为有了这“3靳”,我们学生在完 成此试卷h寸有诸多的不适应,出现了许多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我将试卷 各部分粗略分析的结果列出来,供大家参考(主要谈存在问题):
第一部分为积累题,存在问题有:
学生积累量(主要指数量)与时间不成正比例。这从第一部分第2题的
(1)、(4)题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中,就可以发现此问题,说句实话,学生从 幼儿班开始就接触了古诗词,接触了电视文化等,按常规讲“耳濡目染”,这么 多年应该有一定的积累。然而(1)、(4)题满6分者寥寥无几。举个例说,写 出关于写“花”,的诗句,我们熟知的《画》中就有“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其实这句诗幼儿班学生就“耳熟能详,可是现如今作为初三的学生竟有相当一 部分写不出来。再举个例说《出师表》”中今天下三分所涉及的三个国家是什么? 我统计了 一下,我教的两个班有74人参考,而真正正确的只有30人。
学生的积累量(指质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一点主要指学生答卷时 出现的错字率较高。这种情况每次考试都会出现,为什么学生不吃一堑长一智 呢?究其原因,不单是老师督导不严,最关键的是学生记性太差。当然这不是 老师在推卸责任。每次考试前,我总是利用至少2节的时间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和个别字的写法。举个例说,第1题(2)小题“宣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直”、
“沧”两个字,平日老师总是告诫学生注意,而本次考试错字率高达25%。
题意理解不透彻。如第2题的(2)小题,要求学生写出《曹刿论战》 中曹刿认为可以追击敌军的两个原因,按整个第一部分的要求必须写课文原句, 而本次考试中包括像刘九洲这样的高手却将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结果可趕而知: 白白地丢掉2分。
第二部分为阅读题。这部分有“三块”内容(我重点分析第一块)第一块 为文言阅读,以往考试全是课内传统篇目,可以这么 说“教啥考啥”,而这次考 试选文为课外内容,这是老师和学生始料不及的,虽然这算不上突然袭击,但 不管怎样也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因为从答题情况看最不理趕的分数就是从这 块出来的。我以(4)班为例:参考38 人,应得分532分,实得分266分,得 分率为50%o综合问题有: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如第3题中的第(1)、(2)题需要理解的词有 第一个文言故事中的“欲伐胡"的胡“字”还有第2个文言故事中的“大亡其 财”的
“亡”字,这两个字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曹刿论战〉〉的第一 句“齐师伐我”的“伐”(字义为攻打)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字义为 丢失),如果稍刿思考,靳与旧联系起来,很容易就得到答案。
, 学生槪括能力差。如第4题要求学生槪括文中两个故事内容。两个班 74人,满4分者只有15人。
,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特别是联趕、趕象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差。
即,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学****阅读肯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