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钨矿石的选矿及我国钨矿矿床类型
由于我国钨矿石类型多,矿石中有多种矿物共生,为了通过选矿使钨精矿的质量达到要求和回收伴生的有用矿物,一般根据矿石中的主要组分,结合考虑伴生组分特性,选用两种以上方法构成的流程进行。钨矿的主要选矿方法有手选、重介质选、重选、浮选、磁选和电选。黑钨矿以重选为主,白钨矿以浮选为主,为了充分回收伴生有益组分,提高钨精矿质量和钨的回收利用率,当前有选冶工艺联合的趋向,增加焙烧和浸出水冶等冶炼手段。 我国钨矿矿床类型 我国钨矿资源非常丰富,矿床类型众多,主要有:
(一)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类岩体同围岩(多数是浅变质的砂岩和板岩)的内外接触带,矿体主要呈独立大脉,但往往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尖灭侧现等,形态较复杂,多呈陡倾斜板状产出,矿体规模相差很大,长度和矿化深度均可由数十米、数百米到一千余米。矿床规模大、中、小型均有。含钨品位多数中等到较富,但分布不均匀。矿石中所含组分甚多,常伴生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毒砂等,以石英—黑钨矿—锡石,石英—黑钨矿(及少量白钨矿)—硫化物等矿物组合较多;还有石英—黑钨矿—绿柱石,石英—黑钨矿—稀土,石英—白钨矿—硫化物,石英—方解石(或萤石)—白钨矿等矿物组合。矿物颗粒通常较粗大,矿石易选,回收率一般达80%以上。如江西西华山、大吉山、湖南邓阜仙、广东石人嶂、广西长营岭等矿床。 这类矿床的产钨量目前占我国首位。
(二)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 由比较密集的含钨石英细脉和网脉并常夹有少量含钨石英大脉(一般为数十厘米厚)组成带状的矿体,无论是产于花岗岩还是围岩中的细脉带,沿水平方向一般具有中心部位含脉密度高,含脉率大,往外侧含脉密度逐渐变稀,含脉率递减的特点;沿垂直方向有部分矿床上部和中部是石英细脉带,下部递变为石英大脉。其产出部位、矿体产状和矿石中的矿物组分同石英大脉型矿床很类似,这类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均应按脉带进行。因矿体是由比较密集的含钨石英细脉和不含钨(或含钨甚少)的围岩组成,品位一般较贫,分布较石英大脉型均匀;厚度由数米到数十米。矿床规模多数为大、中型。矿石易选,但选别效果略低于石英大脉型矿石。如江西漂塘、上坪等矿床。 这类矿床目前部分被开采利用。
(三)石英细脉浸染型钨矿床 主要产于花岗岩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中,有些还产于附近的围岩中;密集的细和微细的含钨石英脉往往网络交织或互相穿切,其中也有部分较大的含钨石英脉,多为大片的“面型”矿化。矿体呈巨大块体,少数呈带状分布;矿石中普遍含白钨矿,大多数矿床中还含有黑钨矿;伴生矿物有辉钼矿、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有些还伴生有铌钽铁矿、细晶石、锡石。围岩蚀变较复杂,往往面型蚀变,如钾化、钠化、石英绢云母化等与线型蚀变,如云英岩化、硅化等相重迭。金属矿物沿细脉分布的较多,部分浸染在脉侧的岩石中,一般含钨石英细脉越多越密集,岩石蚀变越强烈,品位越富,就整个矿床来说,品位多属中等到较贫,分布一般较均匀,规模较大,由大、中型到巨大型。矿石有较易选的,也有较难选的,较易选矿石的回收率也不及石英大脉
型。如福建行洛坑、广东莲花山、江西阳储岭等矿床。 这类矿床目前只有部分开采利用。
(四)层控型钨矿床 矿体受一定的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以缓倾斜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