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传染三.ppt

格式:ppt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三.ppt

上传人:endfrs 2016/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Drugs used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 1 1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指一组由于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病理上可见脑和(或)脊髓发生神经元退行变性、丢失。 主要疾病包括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 PD)、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 disease, AD)、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 ,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 2 2第一节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 又称震颤麻痹,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由英国人 James Parkinson 首次描述。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受损,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症状,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不能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 3帕金森病的病因学说多巴***缺失学说 PD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dopamine) 减少所致,而 DA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黑质受损变性所致。支持该学说的事实: (1) 左旋多巴或 DA受体激动剂可显著缓解震颤麻痹的症状; (2) 破坏黑质纹状体 DA神经元的神经*** MPTP (1-methyl-4-phenyl-1,2,5,6- tetrahydropyridine )和长期应用 DA受体拮抗剂可致震颤麻痹。 4 4帕金森病的病因学说*乙酰胆碱和多巴***能系统两个系统间的平衡在纹状体和黑质水平有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锥体外系控制运动功能至关重要。*黑质多巴***能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其末梢与尾-壳核神经元所形成突触以 DA 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同时尾核中的胆碱能神经元与尾-壳核神经元所形成的突触以 ACh 为神经递质起兴奋作用 5 5 Top: Dopaminergic neurons originating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normally inhibit the GABAergic output from the striatum, whereas cholinergic neurons exert an excitatory effect. Bottom: There is a selectiv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6 6氧化应激氧化应激-- --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 即 DA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 H 2O 2和超氧阴离子( O 2 -),在黑质部位 Fe 3+催化下生成 O 2 - 和OH -两种自由基,促进神经膜类脂的氧化, 破坏 DA神经细胞膜功能。而此时黑质线粒体中Complex I 活性降低,抗氧化物( 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 可应用司立吉林(selegiline) 抑制单***氧化酶-B(MAO-B) ,阻滞自由基形成,减缓神经元的损伤。 7 7药物治疗与疗效评价目前药物正确使用可显著改善目前药物正确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药理作用机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药理作用机制,抗制,抗 PD PD药分为药分为拟拟DA DA药药和和抗胆碱药抗胆碱药两类,两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两类,两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两类药物的治疗作用目标都在于恢两类药物的治疗作用目标都在于恢复复DA DA能和能和 Ach Ach 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状态。衡状态。 8 8 Carpidopa Benserazide (苄丝肼) ( selegiline ) Dopamine Dopamine agonist: pergolide (培高利特) bromocriptine ( 溴隐亭) Anticholinerics: trihexyphenidyl ( 苯海索) NA Tyrosine decarboxylase L-Dopa 9 9一、拟多巴***药一、拟多巴***药左旋多巴 Levodopa Levodopa, L-dopa 是儿茶酚***类神经递质酶促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也是 DA递质的前体物质,由酪氨酸羟化酶催化左旋酪氨酸生成。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