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1/6/2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摘要】本文根据最新〈〈企业会计 准则第16号 政府补助》,从政府补助的
确认条件、计量形式及账务处理三个方面简 述了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核算的认识与做 法。
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 准则第16号 政府补助》,该准则不涉及
债务豁免与所得税的减免。
一、政府补助及其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16号 政府补助》
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 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但不
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 府补助按其关联情况分类,分为与资产相关 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
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 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 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了与资 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例如, 某些国有粮食企业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国家 给予的经营补贴、国家和主管部门拨给企业 用于工程咨询、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其 他前期工作的前期工作费拨款等国家给予 企业的财务支持,以扶持其在某一特定时期 的 发展 而给予的政府补助。
当然,对于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 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不能一概确认为政府 补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16号——政府 补助》第五条规定,政府补助在符合政府补 助定义的情况下,还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 可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 附条件;二是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二、政府补助的计量
初始计量
应根据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的性质、 补
助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 资产的,如政府拨款等,应按照收到的和应 收的金额计量,即按照确认资产的金额借记
“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贷
记“递延收益”科目。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
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即按照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和长期投资等的公允价值, 借记“固定
资产”等,贷记“递延收益”、“营业外收 入”等科目。
后续计量
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后续政府补 助。根据准则的规定应当确认为“递延收 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根 据准则规定,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用于补 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和损失的,应确
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期间,计 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 用和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返还的政府补助。根据准则规定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区别以下 两种情况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应冲 减相关收益的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 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应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
三、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方法
关于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有资本法与 收益法两种。
资本法。它是将政府补贴直接贷记资 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的资本 公积。
收益法。它是指将政府补助直接计入 利润表中补助收入,增加企业收入。
账务处理
«企业 会计准则16号——政府 补助》第七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 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 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