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心灵的呼唤.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灵的呼唤.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6/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灵的呼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灵的呼唤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番话,我们不难体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在近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的确,离开了情感,我们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离开了情感,我们也不可能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幼儿、关心幼儿,帮助幼儿,与幼儿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让幼儿感到老师象妈妈。这样,我们就能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来自幼儿给我们的感动,来自幼儿对我们爱的回报,它如蒙蒙细雨,滋润着种子的梦境;又如融融春意,慰藉着我们的心灵。
走上教育的岗位已经10个年头,在和孩子一起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用“心”去爱一个孩子来得多么的重要!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孩子:非常内向,不多言辞。其它小朋友在快乐地享受童年的幸福时光时,她却无端哭闹、发火,情绪很不稳定,有时要恶作剧,故意吵同伴,引起同伴的愤慨。为此,我也经常找她谈话,和她说道理,讲好话。可是,收效甚微。后来,我进行了多次家访,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在外做生意,平时都寄宿在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的人负责接送,晚上也由托管中心的人负责,孩子缺少关爱。为此,我特地打电话给远在北京的母亲,与母亲进行交流,并希望母亲多看望孩子,多给孩子打电话。同时,我也给了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当孩子生病时,我送她上医院;当孩子犯错时,我及时给予纠正提醒;当班级组织春游时,我给她买零食,牵着她的手,和她共同游戏,让她不再孤独,感受温暖。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快乐了,活泼了,大哭大闹的现象少了,攻击性行为也少了很多,在爱的怀抱下,孩子有了新的转变,而我也体会到:要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老师是要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爱心,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离异,缺少关爱的孩子,以及平时那些不太活泼,比较内敛在我们老师看来是所谓的“乖孩子”,我们老师应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去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帮助,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爱,这不仅仅是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每个特殊孩子的心声。
04年,我们班转来了一名新生,是农民工的孩子,老家在安徽。因为爸爸妈妈做油漆工,所以孩子跟随来海盐。孩子本是中班年龄(大班小3天),但父母由于经济原因,非要让他上大班,导致了孩子在学****上出现落差:孩子数字不会写,画画不敢画,名字不认识,回答问题也不行。再加上他初来海盐,人生地不熟,饮食不****惯,班级常规不清楚,普通话也不太听得懂,学****和生活都遇到很大的困难。为此,我特意安排了班级中最能干的孩子和他坐在一起,让孩子帮助他,提醒他。平时,我利用晨间区域活动和傍晚离园的时间,教孩子认识名字,学写数字,让孩子跟我画画。在教学活动中,也给予更多的指导,孩子在学****和生活方面都进步了。那天我去家访,孩子主动搬小椅子请我们老师坐,还拿出特地准备的糖果请我们吃。在他的“家”里,我看到孩子自己画的小动物和小汽车,还看到孩子写的数字,虽然很稚嫩,但家长还是非常开心。家长也告诉我们,孩子非常喜欢我,在家里告诉家长说“老师象妈妈!”从家长那里听到了孩子的这番话,我非常激动,心里荡漾起阵阵的暖意。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