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秦皇汉武,大一统的象征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第1页/共19页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辞海》
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实际上是秦朝中央集权的延续和巩固。
何为“大一统”?
第2页/共19页
汉武帝的烦恼一: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啊!
【探究思考】
面对学派众多、思想杂乱的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他的主张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资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第3页/共19页
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
汉代讲学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我国古代
最高学府
影响: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
第4页/共19页
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材料二、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呢?
第5页/共19页
秦朝
西周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西汉初期的管理制度
汉景帝
晁
错
削藩令
七国之乱
第6页/共19页
汉武帝的烦恼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已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7页/共19页
主父偃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想一想:(1)谁提出的什么建议?
“推恩令”
(2)材料中的陛下是谁?
(3)这一建议的目的何在?
汉武帝
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
第8页/共19页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推恩令(作用)
1、巧妙地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
2、巩固发展大一统;
3、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统辖的郡管理
妙在何处?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第9页/共19页
汉武帝的烦恼三:
当时京城的某些官员和皇族经常做违法犯纪的事情,封国势力的削弱使郡国的实力逐渐增强
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现象突出。
【探究思考】
汉武帝是怎样做到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呢?
怎样解决丞相权重的问题的呢?
第10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