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富有哲理的现代诗歌.doc

格式:doc   大小:196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富有哲理的现代诗歌.doc

上传人:hhhhh 2021/6/27 文件大小:1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富有哲理的现代诗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富有哲理的现代诗歌
【篇一:富有哲理的现代诗歌】
《等你,在雨中》可称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诗作名曰 “等你 ”,
但全诗只字未提 “等你 ”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 “等你 ”
的幻觉和美感。黄昏将至,细雨蒙蒙,彩虹飞架,红莲如火, “蝉声
沉落,蛙声升起 ”。正因为“你”在 “我 ”心中深埋,所以让人伤感的黄
昏才显得如诗如画。 “我 ”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每朵莲都象你 ”。莲象征美丽与圣洁,诗中的莲既是具象的实
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因此诗人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
池边。象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一样,等待中的美人从红莲中幻化而出,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妩媚动人,艳若天仙。莲花与情人的
清芬之气,使 “我 ”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如果不是瑞士表悄悄地告
诉“我”七点已到,真不知会沉迷至何时!情人在时钟指向七点时翩
翩而来,幻觉本应在 “我 ”与情人的拥抱和热吻中化为现实了,然而
诗人匠心独运,出其不意,笔锋陡转,却写 “我 ”望着姗姗而来的情
人,仿佛看到了一朵红莲,姜白石词中婉约的韵律像叮咚作响的清
泉缓缓流进“我”的心中 ⋯ ⋯诗歌至此戛然而止,但又余音袅袅,留
给人们无限想象的余地,使读者久久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径。余光
中的诗作情通古今,意贯中西。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传统,时时滋
润着他年轻的诗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余光中的诗歌有着更
博杂的兼容性。诗歌运用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把现代人的感情
与古典美揉合到一起,把现代诗和古代词熔为一炉,使得诗歌达到
了一种清纯精致的境界。余光中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从自由体到
现代诗,从敲打乐到民歌,无不显示他那丰富多样的才情。《等你,
在雨中》可称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在余光中的诗作中,莲的
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是具象的
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便知晓了诗作
中为何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写到此处,诗人笔锋陡
转,美人在时钟指向七点时翩翩而来。按常规,诗人应把幻觉在 “我”
与情人的拥抱和热吻中化为现实,然而诗人匠心独运,出其不意,
写 “我”望着姗姗而来的美人,仿佛看到了一朵红莲,姜白石词中婉
约的韵律象叮咚作响的清泉缓缓流进“我 ”的心中 ⋯ ⋯诗歌至此戛然
而止,但余绪未了,让读者久久沉浸其间,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径。
余光中的诗作情通古今,意贯中西。最初,他沉迷于中国古典诗词,
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传统,时时滋润着他年轻的诗心。在传统与现
代中进进出出,使余光中后来的诗歌有着更博杂的兼容性。余光中
诗歌富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这种独特性与其艺术创作道路的独
特分不开,他从格律诗的浪漫主义走向现代派,又从现代派回到传
统文化之中。他的诗歌艺术的独特性,表现了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
合。[2] 等你,在雨中》语言清丽,声韵柔婉,具有东方古典美的空
灵境界,同时,从诗句的排列上,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现代格律诗
建筑美的刻意追求《。但余光中在回归传统时并不抛弃 “现代 ”,他
寻求的是一种有深厚传统背景的 “现代 ”,或者说是一种受过 “现代 ”
洗礼的 “古典 ”。他的现代意识重视诗歌意象和比喻的奇特,反映出
诗人对现代生活中某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的独特观察和感知方式。
诗歌运用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把现代人的感情与古典美糅合到
一起,把现代诗和古代词熔为一炉,使诗达到了一种清纯精致的境
界。《笑》 --林徽因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 —— 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 —— 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三、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
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 ,细思量却觉得意味
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
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 1935 年 10 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