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窗边的小豆豆》体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总有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的学校教育该进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呢?孩子们心目中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不知道答案,但是窗边的小豆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学校可以如此美丽,学生可以如此幸福。然而我所诉说的美丽并非教学设施上的美丽,也非教学人员的美丽,而是学校教学理念的美丽,,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我逐渐体会到了,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孩子们渴望自由,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当我看到学生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每天埋头完成数也数不清作业的时候,当我看到年少的孩子们脸上少了天真灿烂的笑容, 当我看到家长们对孩子们无休止的要求时,我想,学生们一定最想去到“巴学园”,因为那里有自由的空气, 因为那里有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在我们的学校中,学生每天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背啊,念啊,写啊,记啊,没完没了地写着作业,偶尔学生把头探出窗外看看,也会遭到老师的教训,也许我们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依然没有减,我们离巴学园还很远,可是我们应该努力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 尽量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硬背强一百倍,至少学生是快乐的。二、孩子们渴望理解和尊重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巴学园还有许多这样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三、孩子们更需要爱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把无私的爱给予学生,让学生来到学校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只有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学生,像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一样,无私地去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没有原则的爱,而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虽然现实比较残酷,尽管梦想中的“巴学园”依然遥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努力,相信所有的梦想都会有实现的那一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让我们的校园变得如书中所说般的美丽呢?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我常在想,每节课我们都做着准备,准备教材,准备问题, 准备答案,上课了孩子们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或许知识是学到了,技能是掌握了。但要是问他们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学的有多少,可能答案会让我们失望。也许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进行学习,并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学习的源泉,远比关在教室填充知识要好得多。《窗外的小豆豆》所揭示的理想制度告诉我们, 不要再用机械般的“模子”来塑造完美的学生,孩子终究会懂事、长大,要给各种不同个性的孩子更多的爱心、耐心、时间、鼓励、真心赞赏、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要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做他们真正的朋友,去尽最大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呵护他们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