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及调查处理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马汉鹏 E- mail : **********@ 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评审?应急演练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1、职业危害: 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 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2、职业性有害因素: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煤矿职业危害事故:是指煤矿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 造成伤亡、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4、工作有关疾病: 是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 5、职业病: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职业禁忌证: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 在职业活动中易遭受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的人群和(或)接触高浓度(高强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粉尘种类游离 SiO 2含量( % )呼吸性粉尘浓度( mg/m 3) 煤尘≤ 岩尘 5~ 10 10~ 30 30~ 50 ≥ 50 水泥尘< 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 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 85dB(A) ;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 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 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 3 dB(A) 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 115 dB(A) 。煤矿作业场所空气温度标准?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26℃,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 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 34℃时,必须停止作业。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化学毒物名称最高允许浓度( % ) 一氧化碳 CO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 NO 2) 二氧化碳 CO 硫化氢 H 类别指标备注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 3人以下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10倍以上 20倍以下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20倍以上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 比照较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较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人以上 5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 3人以上 10人以下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人以上 100 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 10人以上30人以下特别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0 人以上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 3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