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江南的冬景.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江南的冬景.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1/6/28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江南的冬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江南的冬景

【从容说课】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一册最后一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专题共分 “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深思”三个板块,分别侧重于自然之美、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故教学目标分别侧重于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探究创新。
文质兼美的《江南的冬景》,列板块“谛听自然”之首,自当确立感受鉴赏的核心目标,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多属江南人,谙知江南之景,是学****本文天然的资源。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恰当表达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隔”的美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谛听天籁,感触其美。
,交流探究,涵咏文本“诗中有画”的意境美。
、虚实结合的特点能提出个性化评价。
,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文本 “诗中有画”的自然细腻的意境,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难点:应用创新,化虚为实,描绘心中江南冬景。
【教学方法】
朗读法、文本研****法、讨论法、创造性练****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某国有一位著名女演员,拿着一张写着字的纸,以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当众朗诵,运用的是她演悲剧时的腔调,那沉痛苍凉、凄苦激烈的音调,使座中有人为之泣下。可是,她朗诵的是什么内容呢?菜谱,是菜谱!真是想不到,语言的声音竟有如此魁力。看来,鉴赏散文,不能不读。
〖朗读感受,审美感知〗
[思路设计]
1、 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个性化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尝试。
2、 读的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所读冬景,并指出其景物总特征,全班共同评改。
[设计缘由]
从声感出发,因声求气,循气得情,而个性化朗读,倡导学生读我所爱读我所感,再辅以他人评价示范,利于学生互补互动; 以概括的形式复呈所写景物,并提炼出其特征,这是审美必有环节。
[预想引导]
1、全文优雅明朗,节奏宜舒缓,语气当透着清喜自在。可能学生做得不太好,要结合具体语句齐探讨,共揣摩。
2、对“景”的理解,学生可能有所不同,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单指自然之景,二是既指自然之景,又指人的活动。对此,要予以明确,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3、“悠闲”是表达感受之词,不可概括冬景特征。
4、供参考:晨霜街景(可爱明朗),郊野草树(生气含蓄),冬霖寒村(如诗如画),喜人雪景(美不可言);曝背谈天(晴暖温和),寒郊散步(逍遥宜人)。
[组织形式]
A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B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示范。
〖重点鉴赏,审美探究〗
[问题设计]
“冬霖寒村”是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全段是如何言传这种“悠闲”的呢?
[设计缘由]
“冬雨寒村”这一段,描写细腻,如诗如画,引人入胜,还蕴含着美妙的美学知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