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文档名称: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9,983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28 文件大小:9.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思 考 1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针对的是什么疾病?
从历史的角度看,哪一个更为重要?对于今天来说,哪一个更为重要?
历史和现实的中医疾病谱有否变化?
张元素和李东垣主要治的是哪类疾病?
中医如何能夺回外感病和危急重症的诊疗权?
SARS后遗症。
SARS后遗症人群:
他们不是历史,他们不能被遗忘
第1页/共94页
思 考 2
历史上的辨证理论体系有哪些?
我们目前治疗杂病,在用什么体系?
脏腑辨证是谁提出的,历史上有谁在其中做出过贡献?
张元素如何建立脏腑辨证体系,其理论核心是什么?
刘完素提出阳气怫郁论、强调心火暴盛,李东垣提出阴火,朱丹溪提出相火,张介宾等人提出命门之火,其原因何在?
如何构建现代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体系,并找到合适方药?
第2页/共94页
思 考 3
药物性味、归经,古人是如何确定的?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新研究药物性味?
西药有性味归经么?
张元素提出的药物升降浮沉、引经报使理论有临床价值么?
第3页/共94页
张元素,“易水学派”的开创者,发扬脏腑辨证理论,重视六气病机证治,首创中药引经报使理论,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阐发气味厚薄与制方法度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4页/共94页
熟悉:脏腑辨证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引经报使理论
了解:六气用药理论
第5页/共94页
一、医家生平
张元素,宋金时人,居河北易州,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据《金史•张元素传》: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
庙讳:皇帝父祖的名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都须避讳,叫做避“庙讳”。
——“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
第6页/共94页
第7页/共94页
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第8页/共94页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第9页/共94页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邱姓由丘姓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姓、吕氏的姜尚,故姜太公为丘(邱)姓太始祖。
第10页/共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