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1)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这一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2)  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两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有时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出现次数都相同的时候,,2,3,3,4,4,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众数
1
ppt精选版
练习: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
(厘米)
22
23
24
25
销售量
(双)
1
2
5
11
7
3
1
问: ①上述数据中,众数是什么?
②在这个问题里,鞋店比较关心的应该是什么?
2
ppt精选版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依次是: 55,57,61,62,98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引出中位数的定义: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
3
ppt精选版
类比三个统计量:
区别:三个统计量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了一组数据的面貌.
1、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最为常用;
2、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中位数将一组数据平分为两部分,这组数据以中位数分界,大于或小于这个数的个数相等;
3、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注意:
1、统计数据个数时,相等的数据都应分别算作一个数据;
2、 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联系:三个统计量都可代表一组数据,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中等水平或多数水平”,都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4
ppt精选版
三个数据代表的存在性和意义: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存在性
一个
一个(奇、偶有别)
一个、多个或没有
意义
平均水平
中等水平
多数水平
5
ppt精选版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