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ppt

格式:ppt   大小:169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ppt

上传人:AIOPIO 2021/6/28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蠕虫感染
日本血吸虫病
大纲要求: 日本血吸虫病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急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治疗:病原治疗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一、病原学   人类血吸虫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与间插血吸虫。我国流行的只是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生活史(重要!)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寄生于人畜终宿主的肠系膜下静脉,虫体可逆血流移行于肠粘膜下层的静脉末梢。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破坏:合抱的雌雄虫交配产卵于小静脉的小分枝,虫卵在血管内成熟,内含毛蚴,毛蚴分泌溶细胞物质,透过卵壳入肠粘膜,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肠粘膜组织破溃与坏死。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由于肠的蠕动,腹腔内压力与血管内压力的增高,使虫卵与坏死组织落人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后在20~30℃经12~24小时即孵化出毛蚴。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在水中游动的毛蚴1~2天内,遇到钉螺(中间宿主)即主动侵入,在螺体肝、淋巴腔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再经5~7周形成大量尾蚴,逐渐逸出螺体外。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尾蚴入水或逸出于河边或岸上青草露水中。终宿主接触水中尾蚴时,尾蚴吸附于宿主的皮肤,利用分泌的溶蛋白酶溶解皮肤组织,脱去尾部进入表皮变为童虫。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童虫侵入真皮层的淋巴管或微小血管至静脉系统,随血流至右心、肺、左心进人体循环,或由肺穿至胸腔,通过横膈入腹腔。约经4天后到达肠系膜静脉,并随血流移至肝内门脉系统,初步发育后再回到肠系膜静脉中定居,在此,雌雄合抱,性器官成熟,产卵。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生活史小结(7步)   :肠系膜下静脉   、破坏:虫卵内含毛蚴,毛蚴分泌物质,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肠粘膜组织破溃与坏死。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孵化出毛蚴。   :毛蚴主动侵入钉螺(中间宿主),母胞蚴,子胞蚴,尾蚴,逐渐逸出螺体外。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
:尾蚴入水-人接触水中尾蚴-尾蚴吸附于人皮肤-溶解皮肤进入表皮-童虫。
:到达肝内门脉系统,初步发育后再回到肠系膜静脉中定居。
从尾蚴经皮肤感染至交配产卵最短需23~35天,一般为30天左右。成虫在宿主体内生存2~5年即死亡,有的成虫在病人体内可存活30年以上。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