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格式:ppt   大小:1,072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6/29 文件大小:1.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特征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西方学者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研究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理性主义
科学从古希腊开始就是追求“不变的东西”,或者说追求“共相”或者“规律”。
理性主义者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它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上帝在天堂里”因为是不可经验的,因此就是没有意义的
“张三在教室里”是可检验的,因此也就是有意义的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逻辑实证主义
强调两种证实:
1、逻辑的证实。把数学和抽象的科学,如量子力学纳入科学的范围。
2、经验的证实。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中实证的方法
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先从假说中推出结论和预见,使之与观察实验证据相比较。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间接检验的步骤
从假说推导出一些预期的、可观察事件的陈述,即推出假说的检验蕴涵。
进行观察实验获取观察事实,并检查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事实是否相符
作出检验论证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假说的确证
H→I (如果H真,则有I )
I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I为 真)
H被确证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