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pounds, VOCs ) 大多数有毒、有害, 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部分可破坏臭氧层。我国一些城市空气中 VOCs 的浓度是美国城市空气浓度 5~ 15倍,工业排放有机废气已经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涉及 VOCs 排放的工业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喷涂、包装印刷、医药与农药制造、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人造板与木制家具制造、皮革、漆包线、制鞋、涂料、油墨、粘合剂生产、金属铸造等,行业众多,各行业中所产生的 VOCs 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常见的组分有碳氢化合物、苯系物、醇类、酮类、酚类、醛类、酯类、胺类、腈(氰)类等。目前,在我国 VOCs 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与城市群, 分布面广,其中 90% 以上尚未治理,对大气环境影响严重,应依据相关污染治理法规的要求进行治理。随着我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环境治理工程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但治理工程设备和设施的规范还没有跟上。制订气态污染物治理的工程技术规范,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影响深远。对技术相对成熟、应用面广的工程技术进行规范,能大大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指导主管部门对环境工程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催化法是一种传统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国外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应用于有机废气的治理,国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开始应用,是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在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设备中, 催化燃烧净化设备约占总数的 30% 左右。因此本规范制定以后可以规范我国有机废气治理中接近 30% 的工程技术和设备,在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检验检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我,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固定源有机废气的治理减排工作。催化燃烧工艺装置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被广泛地应用于 VOCs 的治理,工艺设备非常成熟,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已经非常完善,一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对工艺设计、催化剂的性能要求、反应器制造和工程控制措施等都有详细的规定。目前的 VOCs 的治理技术中,催化燃烧技术发展较早,技术上也相对成熟,对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因此在 VOCs 的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的催化燃烧技术主要用于高浓度或者高温排放的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由于对空气的加热升温需要耗费大量的热能(电加热或者燃料加热),在大风量、低浓度的 VOCs 治理中运行成本过高,因此近年来发展了针对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的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 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zer ,简写为 RCO )。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是在催化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热能储存与再利用装置。通常利用蜂窝状的陶瓷体作为蓄热体,将催化反应过程所产生的热能通过蓄热体储存并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气,充分利用有机物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和常规催化燃烧技术相比,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设备运行功率,主要应用于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的净化(一般在 500 ~ 3000mg/m3 之间)。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证明,对于有机废气的治理,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是比较经济有效、应用前景广阔的净化技术之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