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事业单位考试- 行政第四部分行政管理 1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 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 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 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 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 、政府的基本职能(1) 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 主要包括: 军事保卫职能; 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 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 )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3 )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4 )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 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计划生育。 4 、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 )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2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 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3) 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 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4 )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政府职能转变, 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 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 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 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2 )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 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 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3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 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管理手段的转变, 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 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1 )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 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2 )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 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 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 、国家机构的组成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 分工不同, 相互合作, 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 、群众组织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 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 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 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 、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