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新安画派.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安画派.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安画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安画派新安画派新安画派概述新安画派, 明末清初之际, 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 他们善用笔墨, 貌写家山, 借景抒情, 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 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 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 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最早提出“新安画派”名称的是清朝康熙所间的艺术理论家张庚, 张庚之后, 人多沿用,“新安画派”遂成定称。新安画派成员众多,力量雄厚。画艺可观者近 80 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约有 20 人,分为四个层面:先驱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画派领袖僧渐江;鼎盛期主要成员方式玉、王瘭素、吴山涛、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吴龙、顺田生、程正揆、郑旼、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现代后继者黄宾虹。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安徽南部( 今黄山市一带) 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 新安江又是这一代的重要河流, 故又常以“新安”称之。明代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新安画家, 崇尚“米倪”之风, 枯笔皴擦、简淡深厚, 当为新安画派的先驱。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清初张庚《浦山论画》云:“新安自渐师以云林法见长, 人多趋之, 不失之法, 即失之疏, 是一亦一派也。”而在此之前, 诗人、金石家王渔洋( 士祯) 即谓:“新安画家, 多宗倪、黄, 以渐江开其先路。……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称为新安四家。”徐卫新《黄山画人录》云: 明清以降, 因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诸种因素, 尤其以徽商的兴旺发达, 在黄山脚下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徽州土地上, 众多的先贤为丰富中国文化艺术宝库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其中尤以书画篆刻艺术最为突出。以渐江、查士标、程邃、汪无瑞、汪家珍、雪庄、郑旼、吴山涛、姚宋、祝山嘲、方士庶、汪梅鼎等代表的新安画家,冲破了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步履古人,摹仿逼肖”的摹古风气,高扬“师从造化”的大旗,以变幻无穷的黄山为蓝本, 将中国山水无尽的情趣、韵味与品格生动地表现在尺幅之间, 并且在结构与技法上亦打破了四王“三叠”、“二叠”等陈陈相因的公式, 一反柔媚甜俗、奢靡华贵之气, 开创了一代简淡高古、秀逸清雅之风, 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新安画派”。新安画派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源头, 便是继承与光大了明代新安绘画大师汪肇、詹景凤、丁云鹏、吴左千、杨明时、程嘉燧、李流芳、李杭之、郑重、李永昌、郑元勋等先辈的优良传统。这些新安前贤或长期身居徽州, 或长期旅行黄山, 备受明山秀水之薰陶,悟出了山水之精神,自然与一味拟古囿古之风擀格不入。他们的作品乃至他们的言行, 皆不同程度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来新安画家的人品与画品,他们可以说是新安画派的先导。新安画派的大师们既以黄山的峭丽奇傲来表现自我,宣泄苦闷, 又以黄山禅宗般的灵境表现超尘脱俗与忘我无我, 同时又以黄山时动时静、变幻流畅的气韵表现音乐般的节奏与纯粹意义的美, 这些看似矛盾甚至牴牾的东西,竟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的极其和谐统一,因此, 他们的人品与作品所能达到的覆盖面极广、渗透力极强、感染力极大, 对于后来的中国山水画家, 尤其是新安画家, 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后期新安画派的主要画家有洪范、江蓉、汪滋、江彤辉等, 直到现、当代,徽籍绘画大师黄宾虹、汪采白、江兆申等人的作品, 在一定意义上, 也可以说即是新安画派的延续, 他们可以算作新安画派的杰出传人。新安画派是怎么形成的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 一批遗民画家以黄山、白岳及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而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最早把新安山水画家群体称之为“派”的是龚贤, 他在题山水卷的一段跋语中首先提出天都派。天都为天都峰,是黄山 72 峰中最为险峻雄奇,具有代表性的峰峦,人们常以“天都”指代黄山、新安。龚贤所称的“天都派”即后人所称的“新安派”。其后张庚在《浦山论画》中正式提出新安派,人们多沿用, “新安画派”遂成定论。明末清初,稍有名气以新安山水为创作题材的徽州籍画家约有 130 多人。早期代表有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 成熟期则以僧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程邃、汪家珍、戴本孝、郑叹、程正揆等为代表。新安画家经常在一起观览大好山水, 一起切磋提高技艺, 寻求表达他们心目中的新安山水意象特征,形成许多共性。如都是以学“元四家”, 尤其是倪瓒的绘法技法开始, 以师法自然为归; 共同以遗民苍凉孤傲之情,化作笔下的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作品均体现出一种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 意境深邃, 是明清文人画的正统继承者。新徽派版画的发展历程历史是无情的, 并不因为某人的一时显赫, 蓄意炒作而就必将青史留名; 历史又是公正的, 它总是关爱着确实具有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