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ppt

格式:ppt   大小:1,489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ppt

上传人:相惜 2021/6/30 文件大小: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作物生态学——温生态
.
提纲



、出苗的影响



(重点分析高温逆 境对作物的危害)

.
1. 温度的相关概念

温周期: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同步现象称之为温周期。
年范围的温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比较明显。温带许多植物早在种子萌发期间就必须经受一定的温度条件作用,将来才能萌发或开花。如冬小麦必须在0-2℃环境中经历5-8天以上才能开花(称春化作用)。
.

三种基点温度: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在达到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时,作物的生长发育即停止;当超越最低或最高温度时,作物便受害甚至死亡。
作物的不同生理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生长:大多数作物限于5-40℃之间,但耐寒性强的作物,其三基点温度低于喜温作物;
光合作用:最低温度0-5℃,最适温度25-30℃,最高温度为40-50℃;
呼吸作用:最低温度-10℃,最适温度36-40℃,最高温度为50℃。
1. 温度的相关概念
.
.
1. 温度的相关概念

积温:是指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积累之和。它是热量资源的表示方法,也是作物对热量指标的要求;也表示了作物某一生育时期或全生育时期所需要的温度总和。
.
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值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相关名词
.
计算公式
活动积温计算公式:
Y=∑ti>B
Y为活动积温,B为生物学下限温度,ti>B为高于
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即活动温度。∑为该生
育期始日至终日(1—n)日之和。
有效积温计算公式:
A=∑(ti>B-B)
A为有效积温,(ti>B-B)为有效温度,B为生物
学下限温度
.


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如玉米10℃根系正常发育,但生长缓慢;水稻苗期低于12℃易烂秧。
影响植物块根块茎的形成
℃马铃薯不形成块茎,-℃有利。
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如水稻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0~12℃,玉米为8~10℃,而小麦、油菜为1~2℃。
影响耕作和肥效
影响昆虫的发生和发展 例:各类地下害虫的活动
.
许多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需通过低温春化作用才能进入花芽发育。

高温可引发少数作物开花或促进开花(如菠菜、水稻、棉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