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求知欲极强。作为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法制教育融进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美术课堂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合理适度地融入法制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法制教育效果。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培养法制精神,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哪么,美术课堂中该怎样融入法制教育呢?我认为:
一、营造情感,润“物”于无声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成长的特点,通过在乐中施教、在教中寓乐的活动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如七年级下册《静物写生》中绘画构图常识是其重难点。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这节课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图片,然,引导学生回想在小学学过的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想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言:有的说应以五壮士为榜样刻苦学习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有的说要学习五壮士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思考画家是怎样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布置在画面中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构图形式?若改成其它的形式可以吗?为什么……于是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迅速发现其构图形式像座山即三角形构图。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更有向上冲引的角,具有永远向上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蕴含着中国革命必胜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构图在这幅画面中的作用,准确运用,突出重点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和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这样就可以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其情感体验,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
二、在教材中挖掘法制素材
在美术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中。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地历史和现实。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人类由野蛮到文明由独裁到民主由专制到法制的历程无不在美术史上留下深深地烙印,特别是一大批反映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美术作品。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时代背景体验人物的情绪情感,并结合我们青少年当前的现实生活,感受今天的民主法制社会来自不易,从而教育学生要学法懂法守法和护法,形成对法制社会的真挚情感。以课本的《欣赏·评述》为例,在欣赏前苏联杰里科的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时,在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描述、动脑诠释、动心体验、动情甄别的整个欣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仅仅是提醒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色调等艺术的独特性,还要引领学生洞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阅读,对那些戴着镣铐即将赴死的近卫军及其悲痛欲绝的家属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们没有人权,教师进一步的讲解会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专制的时代,人们没有丁点生命和财产的权利,特权阶层高高在上。
进而是学生体会现在所处的社会现实,教育他们要珍惜当前的民主和法制社会的来自不易,要珍惜生命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另外,美术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外,涉及法制教育的电影电视、摄影广告、漫画及其他产物都为美术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法制教育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