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定义:
对每笔经济业务引起会计对象的增减变动,只在一个帐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二、单式记账
2、单式记帐法的特点:
(1)帐户设置不完整,没有完整的帐户体系。
(2)仅反映部分业务,主要是收付业务和往来帐项。
(3)反映的经济业务也仅反映某个方面。
(4)不能进行试算平衡。
(5)不便于查帐、对帐。
第1页/共70页
2、特点: (1)、帐户设置完整、全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帐户体系。 - (2)、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可以很好的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4)、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5)、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
三、复式记帐法
1、定义:
对每笔经济业务引起会计对象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全面登记的方法。
第2页/共70页
增减记帐法
收付记帐法
借贷记帐法
3、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此法
第3页/共70页
第二节 借贷记帐法
二、借贷记帐法的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借贷记帐法概念
以“借”和“贷”为记帐符号对每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相反方向以相等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进行记录的复式记帐法。
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记账符号---“借”、“贷” 1、符号的发展 产生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历程如下:
第4页/共70页
我应该给他人(存款人)的
他人应该给我(银行)的
贷方
借方
弗洛伦斯阶段
热那亚阶段
债
权
债
务
他应该给我(银行)物资的增加
我应该给他(存款人)
物资的减少
借方
债权、
资产增加
借方
债权、资
产增加
热那亚阶段
扩展到反映“损益”、“资本”。使用复式记账
“借、贷”含义进一步扩展
第5页/共70页
“借、贷”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已经不仅仅代表原来的含义。
其中一方表示某会计对象的的增加,另一方表示某会计对象的的减少。
对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的含义也不一样。
2、几点说明:
3、记账符号的作用:
(1)表示业务发生应该计入帐户的部位。
(2)表示资金的来龙去脉
(3)表示登记在账户中“借方”和“贷方”的数字包含的 资金数量是是增加还是减少
(4)用以判断帐户的性质
第6页/共70页
借项、贷项:凡记入帐户的借方的帐项称为借项,记入帐户贷方的帐项称为贷项
每个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时期所登记的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其中借方金额的合计称为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金额的合计称为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去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后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
(二)帐户结构:
1、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习惯帐户的左边称为借方、右边称为贷方
第7页/共70页
举例:余额在借方的账户结构:
借方 ______帐户 贷方
第8页/共70页
2、不同要素类别帐户的结构:
(1)资产类帐户结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第9页/共70页
(2)负债类帐户结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第10页/共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