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习报告题目:虾蟹增养殖学生产实习课程虾蟹类增养殖学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实习地点实习时间指导老师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虾蟹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课程名称虾蟹类增养殖学学院(系)水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虾蟹类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题目: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二、实习时间、地点实习基地三、实习工具药品显微镜、解剖镜各 2套、解剖工具、玻片、盖玻片等。四、实习目的及意义: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以实践性强的专业,对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本次实习为提高同学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南美白对虾的育苗过程和技术要点,能较好运用书本学习到的知识,培养认真负责的实验态度和精神。进而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同学能够对水产养殖技术以及行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能够在将来迅速适应养殖行业。五、实习材料与方法: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六、实习数据: . 准备工作 5月23日晚清洗南美白对虾虾池,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5月24日,向南美白对虾虾池内加入过滤海水, 60cm 左右,加入甲醛使其浓度为 20ppm , 充气 10分钟,使甲醛在水中充分混匀,然后停气, 12小时后开始充气,使甲醛挥发。 . 放虾苗幼体 5月25日,调节充其量,至微沸状放苗:将南美白对虾幼体从袋中取出放入盛有海水的桶中静置,沉底的为卵(包括死卵和未孵化出的卵),悬浮于水中并且游动的为南美白对虾五节幼体,用 200 目捞网过滤, 取浮游的无节幼体,在200ppm 的甲醛溶液中浸泡 30~60s ,然后用干净的海水冲洗干净, 轻轻的放入水中。一次不能过滤完的无节幼体需要重新静置再次过滤、消毒、冲洗干净才可放入水中。放苗数量约 110 万(由于第一次使用的是 100 目的捞网,大部分幼体漏 GDOU-B-11-112 掉了),放幼体时间 17:40. . 幼体发育观察 5月25日无节幼体一期: 5对附肢,末端一刚毛 5月26日 1:11 无节幼体 1期:有眼点 3:40 刚毛最多 5-6 条 6:16 无节幼体 3期尾部凹陷,3对尾棘。 A1 2长一短末端刺, A2 外肢 7刚毛, 3长侧刺, 3长1短末端刺 7:37 刚毛上长出不能对称尾刺 10:30 无节幼体 4期出现 5对尾棘,A2 外肢 8刺,4长侧刺,2长1中1短末端刺 12:00 无节幼体 5期出现 7对尾棘 5月27日 4:00 蚤状幼体一期 Z1 复眼形成,有头胸甲,口器,头胸甲无额角,无复眼无眼柄 5月28日12:30幼体出现复眼一对,有 2—3个红点 15:30到达蚤状幼体 2期, Z2 ,出现额角 5月29日10:00蚤状幼体 2期,有头胸甲,浅浅轮廓很出现 12:30蚤状幼体 2期,复眼,眼柄明显,头胸甲明显 5月30日4:00出现蚤状幼体 3期,尾肢生出与尾节形成尾扇 8:00尾节 6+4 刚毛 12:10步足无螯,游泳足乳突状 5月31日10:00少数进入糠虾幼体一期, M1 ,五对附肢呈芽突状 21:00多数进入糠虾幼体一期,游泳足两节,有稍显的乳突出现 6月1日4:00全部为糠虾幼体 1期,游泳向后 10:00少数进入糠虾幼体 2期,五对附肢呈短棒状,分为 2节 6月2日4:00糠虾幼体 2期的数量增多,倒后弹跳游泳 18:00多数为糠虾幼体 2期 6月3日21:00开始由糠虾 2期转为糠虾幼体 3期 6月4日4:00多数为糠虾幼体 3期 6月5日4:00观察到有仔虾,游泳足具羽状刚毛,底栖活动 6月6日1:30额角两个刺,部分游泳足末端有 2刚毛 18:30大多转为底栖,全部向前游动。 6月7日12:00额角 3个刺,游泳足刚毛多。 6月8日 11:00全部转为底栖 6月10日9:30大的到达 P7,P8 小的处于 P1 P2 . 投料 5月26日23:00,虾片 5g,车元 3g,螺旋藻 3g 27日3:00 ,虾片 5g, 7:00 ,虾片 5g,螺旋藻 3g 11:00 ,虾片 5g, 15:00 ,虾片 5g,螺旋藻 3g 19:00 ,虾片 5g, 23:00 ,虾片 ,螺旋藻 28日3:00 ,虾片 , 7:00 ,虾片 ,螺旋藻 11:00 ,虾片, , 15:00 ,虾片 ,螺旋藻 19:00 ,虾片, , 23:00 ,虾片, ,螺旋藻 29日3:00 ,虾片, 5g, 7:00 ,虾片, 5g,螺旋藻 3g 11:00 ,虾片, , 15:00 ,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