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杜平:中国人的幸福和不幸福.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平:中国人的幸福和不幸福.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7/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平:中国人的幸福和不幸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平:中国人的幸福和不幸福
杜平
2014年04月07日
|
更多
在任何一个社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人民对国家和社会有归属感和自豪感,若人民不以自己的管理者而自豪,反而为他们感到羞耻,纵使某个时刻有幸福感,那也是一种苟且的幸福。
杜平
中国人当前很喜欢讨论“幸福不幸福”。我有时候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感到幸福的时期到底有多长?我们不是古人,没办法了解,但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到,过去的中国人感到幸福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其主要原因是,很多攸关生活质量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直到今天依然困扰着中国。
无论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多少,无论城市建设得多么美好,也无论人们积累了多少财富,幸福感似乎还是不够实在和持久。即便某些人和某个群体感到幸福,但由于周边始终有不幸福的群体,所以他们的幸福感很容易被削弱、被动摇。每个人的幸福感可以独立生成,但不可能不受到更大生存空间的影响。所谓更大的生存空间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是国家的安全感始终没有持久性。从历史上来讲,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一直不好,特别是边境地区没有可持续的安宁。今天依然如此,例如新疆、西藏以及东部和南部的海域,一直存在着明显或潜在的安全威胁。表面上看,国家安全缺乏持续性,似乎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际上每时每刻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因为两者密不可分。
若执政者对国家安全总是忧心忡忡,他们自己就不会有安全感,就会导致治国思维难以做到心无旁骛,导致治国模式难以从容不迫,甚至导致防范内忧甚于防范外患。其结果是,大量的公共资源用于攘外安内,社会开放和公民权利自然地会受到约束。中国长期没有民权保障,公民社会进展迟缓,原因之一就是如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公民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没有安全和稳定感,即便个体感到幸福,那也是不完整的幸福。说到底,一切的幸福都发乎内心。在一个自由度不高、公民权利缺乏保障、人民个性被长期压抑的社会里,幸福感自然是残缺的。
第二是土地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中国历朝历代都频繁地发生过战争,基本上都与土地直接有关。过去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后来的军阀割据与国共内战,以及不同时代的土地改革,直到邓小平开启的经济改革,都肇始于土地。但至今为止,土地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是乱象纷呈,衍生出更多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中国现在面对的很多社会矛盾和冲突,都来源于土地制度的不稳定和不合理。立足于不稳定的土地之上,人心何来沉静?社会何来安宁?安居乐业又何从谈起?幸福感又何以落到实处?
第三个是人口问题。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有正常有序的人口流动,这样才可以使这个社会充满活力,不断进步。可是,至今为止,这种良性的人口流动模式还没有出现。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是横向流动的无序。历史上,中国的人口要么是静止不变,被牢牢地羁于土地之上,要么是大规模的盲目流动,极度无序。若人口流动处于静止状态,那必然会导致社会缺乏生机,变成死水一潭;若人口流动无序化,那也必然会导致社会缺乏安宁。中国所经历的多次大规模人口流动,都不是自由自主的正常流动,而是被迫无奈的迁徙。一是战乱和朝代更替造成,比如杭州作为南宋国都,大量北方人口被迫迁徙于此,其实就是逃难。二是饥荒、灾难和疾病迫使人口大规模转移,这依然是逃难。到了现代,在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前,农村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