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7 边坡工程监测 边坡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边坡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及仪器选型 边坡变形监测 边坡应力监测 边坡地下水监测※ 边坡监测的目的 1 、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程度,并做出有关预报,为崩塌、滑坡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 2 、为防治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动变形提供技术依据,预测和预报今后边坡的位移、变形的发展趋势,通过监测可对岩土体的时效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3 、对已经发生滑动破坏的边坡和加固处理后的滑坡,监测结果也是检验崩塌、滑坡分析评价及滑坡处理工程效果的尺度。 4 、为进行有关位移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数。※ 边坡监测内容和方法及仪器选型 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安全监测在施工期对边坡的位移、应力、地下水等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作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实施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2)、处治效果监测是检验边坡处治设计和施工效果、判断边坡处治后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了解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实施的工程进行监测。(3)、动态长期监测在防治工程竣工后, 对边坡体进行动态跟踪, 了解边坡体稳定性变化特征、长期监测主要对一类边坡防治工程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边坡监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及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考虑,通常对于一类边坡防治工程, 建立地表和深部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监测网, 并与长期监测相结合; 对于二类边坡防治工程, 在施工期间建立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点, 同时建立以群测为主的长期监测点;对于三类边坡防治工程,建立群测为主的简易长期监测点。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边坡工程监测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四种类型。通过监测, 深入了解边坡的变形机理, 从而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固处理的反馈以及对工程的影响等获取有关信息, 通过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到边坡变形的各种特征信息, 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预测边坡工程可能发生的破坏,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简易观测法通过人工观测边坡工程中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特征( 发生和发展的位置、规模、形态、时间等) 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也可在边坡体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观测桩; 在建(构) 筑物( 如房屋、挡土墙、浆砌块石沟等) 裂缝上设置简易玻璃条、水泥砂浆片、贴纸片; 在岩石、陡壁面裂缝处用红油漆划线作观测标记; 在陡坎(壁)软弱夹层出露处设置简易观测标桩等,定期用各种长度量具测量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变化及裂缝形态、开裂延伸的方向。简易观测法对于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较为适合?设站观测法设站观测法是指在充分了解工程场区的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 ,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用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GPS 接收机等)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 X、Y、Z )位移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设站观测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1 )大地测量法(2 )近景摄影测量法(3) GPS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大地测量法优点 1 )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 2 )量程不受限制; 3 )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