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压力的增大,轨道交通越来越多 地被应用于国内的大中型城市。根据统计,城市轨道交通在提高地面交通 运输能力,加快交通运输速度等方面效果显著。针对南京市目前运行的两 条地铁的运营情况以及到2030年全市轨道交通规划纲要,提出设计中需 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南京市轨道交通取得更好的运营效果提供参 考。
关键词:南京市;地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 (2013) 05 (c) -0000-00
1引言
南京市轨道交通始于2005年,该年9月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营运, 随后于2010年开通二号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取 得了良好效果。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到2030年全市总共将有17条 线路(包括7条地铁线、8条市域快线和2条轻轨线)为市民出行服务。
目前提供服务的两条地铁线为一号线(包括西延线和南延线)和二号 线。一号线是贯穿主城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客流走廊,为城市南北方向的 交通提供了便利;二号线是贯穿主城东西中轴线客流走廊,由东西走向横 贯主城区,成为东西城区的交通大动脉。这两条地铁的开通在很大程度上 缓解了南京市越来越繁重的交通压力,同时由于地铁交通速度快、运量大、 污染少、能耗较少,成为南京市交通规划设计中重点考虑的解决方案。
针对南京市目前运行的一二号线地铁进行分析,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 良好效果,但从南京市轨道交通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文章主要对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合适列车编组以及“40对”通过 能力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2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
预测客流量是进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 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一般是按照预测的远期客流量来确定系统的总体建 设规模、机电设备容量和系统运输能力,进行土建工程设计,并进行项目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在设计中,以预测的初、近期客流量确定系统 分期建设规模和初始投资数量。
南京地铁在1986年开始对地铁线路初步规划时,采用地铁承担客运 总量比例的办法估算地铁客流量,主要依据以下资料:南京市历年经济发 展资料;历年公共交通统计资料、月票调查资料;规划资料;机动车、自 行车等统计资料;国内外已有地铁城市的统计资料以及人口统计资料。在 当时,由于尚无0—D调查资料,这种基于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具有相当 的可靠性,并且是定量分析与经验分析结合,能够较合理地规划南京地铁 线路。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1988年的预测中主要依 据交通综合规划所作的资料,即在现状0—D调查基础上,制作2000年南 京市居民0-D表,对规划的地铁线路客流量进行预测,得出了各期的客 流量预测数据,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目前,主流的客流预测方法是四阶段预测法,主要借住两款软件工具 ——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和东南大学的交通网络系统分析软件“交运之
星”。具体步骤如下:一、获取南京市统计资料,包括经济、人口和交通 方面;二、将收集的数据汇入数据库,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标定公共交通量 (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的多元回归预测分析模型;三、构建预测年度的 0D分布矩阵,并进行地铁交通区城市居民出行吸引预测;四、用城市人口 及相关经济指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