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社会学研究方法实地研究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364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学研究方法实地研究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2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学研究方法实地研究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章主要内容
导引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实地研究的过程
观察法
无结构访谈法
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第1页/共29页
第一节 导引
第2页/共29页
一、适合实地研究的议题
实地研究最适合处理以下问题:社会世界中的人们是如何办到Y这件事的呢?或是,X这个社会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道格拉斯曾说:“社会研究者真正想要知道的大部分事情,只有通过研究者直接投身田野,才能研究得到。”
初级的实地研究者应该从一个相对比较小的(30人左右)、而且其成员都是在相对固定的背景下(如街坊、酒吧、理发店等)互动的团体开始,着手研究。
第3页/共29页
二、实地研究简史
1、早期起源
13世纪,探险家与传教士、旅行者;
学术性的实地研究始于19世纪人类学;
2、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第一阶段:从20世纪第一个10年到30年代,使用以个案研究或生活史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包括直接观察、非正式访问(街头、酒吧、 豪华饭店等),以及对文献或官方记录的阅读。(詹姆斯、杜威、帕克等)
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人至60年代,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项独特的技术。提出了三个原则:
1)研究处于自然状况或情况下的人群;
2)通过直接与人群互动的方式来研究它们;
3)获得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并且对成员的观点提出理论的陈述。
第4页/共29页
二战之后,实地研究面临着与定量研究的竞争,二战后至70年代之间实地研究有所下降。但到了80年代,几项转变使实地研究再度活跃起来。
第一、实地研究从认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语言学那里,借来了不少概念与术语。
第二、研究者重新检验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基础与哲学假设。
第三、实地研究者对他们使用的技术与方法变得更加敏感,他们撰写出一些关于方法论的论著,更系统地把实地研究变成了一门研究技术。
3、民族志与常人方法学
第5页/共29页
第二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
二、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
三、实地研究的例子
第6页/共29页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在一定意义上,实地研究是参与观察与个案研究的合称
从研究背景和对象范围上看,个案研究是其特征。
从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上看,参与观察是其突出特征。
第7页/共29页
实地研究者做些什么?
1、除了要留意不寻常的状况之外,观察发生在自然状况下的日常事件与每天的活动。
2、直接与被研究的人接触,亲身经历田野环境下的每日生活的过程。
3、在保持分析性观点、局外人的距离的同时,获得局内人的观点。
4、随环境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与人际技巧。
5、产生的资料形式多为长篇的书面笔记、图表、地图或图片,以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描述。
6、整体性地观察事件,并重视社会场景的个别差异。
7、理解田野环境下的成员并对他们发展出情感认同,不单单记录冷冰冰的客观事实。
8、不仅注意到文化外显的层面,也注意到文化默认的层面。
9、观察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而不去打扰、打断甚或对其施加局外人的影响。
10、面对高度的人情压力、不确定性、道德上的进退维谷和暧昧不明的状况。
第8页/共29页
二、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
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它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反映事物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
第9页/共29页
第三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
第10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