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金刚经全文分段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刚经全文分段解释.doc

上传人:lily8501 2021/7/2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刚经全文分段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刚经全文分段解释
金刚经全文分段解释
题解:般若读作钵惹华意智慧。波罗蜜华言到彼岸。经径也,为修行之路径也。
金刚不变不坏,刚则最坚最利,光明坚固,能制物而不为物制,以喻能断妄念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鸠摩罗什华言童寿,于后秦弘始四年,奉诏翻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部金刚经,是由佛与须菩提一问一答,由阿难笔记而成。
佛具十号: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具此十德,方称世尊。
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前,为正法明如来。于现在贤劫中,示现为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一切苦难。
四大天王,管领四大部洲。
韦驮菩萨,三洲感应,拥护佛法。
释迦牟尼佛,又称释迦文佛。名悉达,父净饭王,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从摩耶夫人右胁生,生时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地涌金莲,自然捧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即能言,颖慧夙成,不由师授。居王宫十九年,出家修道十二年,说法四十九年,涅槃于周穆王壬申二月十五日,住世七十九年。
须菩提生时,府库尽空,父卜云,既善且吉,故曰空生,亦名善现,又称吉祥尊者。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
迦叶(叶音室),华言饮光,以身有金光得名,苦行第一。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心印密传,为禅宗第一世祖。
阿难,释迦佛堂弟,父斛饭王,以佛成道日生,因名庆喜,弟子中多闻第一。
法会因由分第一
全部经三十二段,为梁昭明太子所分。
祗园法会由此起因,时为周穆王九年戊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己。敷座而坐。
第一段是叙述祗园法会为这次说法之起因。
如是我闻,阿难云:此经是我亲闻佛说者。舍卫国是波斯匿王国名。祗院太子施舍一个有祗树的园子,给与孤独长者,故名为祗树给孤独园。大比丘,是有德行者,菩萨罗汉诸弟子是也。
佛制,只食中午一餐,过午不食。舍卫大城内的人家,午饭煮好,必先留有一份新鲜的饭莱放在大门内,等候佛和弟子来取。食时,是到了中午时。著衣持钵,著二十五条之僧迦黎衣,持四天王所献之绀琉璃钵。佛领率诸弟子,入舍卫大城中,不分贫富,次第向人家各取了一份饭菜,回至本处,食完饭,收衣钵,洗了脚,敷座而坐。
佛行乞食法,折我娇心,生彼施福也。佛行洗足,洗则净身业也。布席跌坐,摄动归静,心同佛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啼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二段是须菩提向佛请示说法的记载。
长老,是道高年长之称。合掌当胸,是心合道也。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在家之修行者。如者,真性之本体,来者,真性之实用,真性遍虚空世界,而常自如,又随所感而来现,故曰如来。佛,华言觉也,故佛称觉王,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满,万德具,方得称佛。菩提萨唾,华言觉有情,上求佛觉,下化有情,称菩萨,省文也。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无也,褥多罗上也,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也。云何应住,是如何住其道心,使得定静。云何降伏其心,是如何降伏其妄念,使无纷扰。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者,正性无可上之,故曰无上,圣凡同具,故曰正等,圆明无亏,故日正觉。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三段佛讲大乘法为至正之宗。
菩萨摩阿萨是菩萨中具大觉性者。卵生是鸡鸭等类,胎生是人,马牛等,湿生是在水中所生的微生虫。化生是由变化而生的蚊、萤等。有色是***天,但有色身而绝***的天人。无色是无***天,惟有灵识而无色身的天人。有想是有想界天,惟有想不复有色身的天人。无想是无想诸天界,一念寂然不动的天人。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想非非想诸天界的天人。
涅盘,音逆盘。涅不生,盘不灭、超脱轮回地,如来真性明觉,能令众生灭尽嗔痴,度脱苦海,毫无剩义之为无余涅盘。涅盘不生不灭,真性常住,谓入于大胜妙之地,非谓死也。
菩萨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说无有一众生为我度者,何以故,佛